台灣2025年5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速報,各項數據如下:
一、進出口貿易變動
(一)出口
5 月出口517.4 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較上月增6.3%,較上年同月增38.6%(按新臺幣計算增 32.3%);累計 1 至 5 月出口 2,299.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4.3%(按新臺幣計算增27.0%)。
(二)進口
5 月進口391.3 億美元,較上月減5.6%,較上年同月增25.0%(按新臺幣計算增19.4%);累計1至5月進口1,865.1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1.4%(按新臺幣計算增24.2%)。
(三)出入超
5 月出超126.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65.9億美元;累計1至5月出超434.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120.4億美元。
二、出口主要貨品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受惠於人工智慧(AI)與創新科技應用商機蓬勃發展,加以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施行,客戶端備貨效應持續發酵,5月出口較上年同月增144.2 億美元(+38.6%),主要變動如下:
- 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 198.9 億美元(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增104.7 億美元(+1.1 倍),其中電腦及其附屬單元增 78.2 億美元(+1.4 倍)、電腦之零附件增 20.7 億美元(+1.7 倍)、交換器及路由器增3.4億美元(+60.0%)。
- 電子零組件出口172.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8.0億美元(+28.4%),其中積體電路增 37.3 億美元(+30.1%)、印刷電路增 0.4 億美元(+9.0%)、電容器及電阻器增0.3億美元(+12.5%)。
- 電機產品出口13.6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9 億美元(+16.3%),其中變壓器及變流器增1.0億美元(+35.6%)、電路開關及光纖用之連接器增0.5億美元(+29.2%)。
- 機械出口2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6億美元(+7.7%),其中機器、工廠或實驗室設備增0.8億美元(+2.7倍)、滾珠軸承及傳動軸增0.2億美元(+11.8%)。
- 礦產品出口9.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3.4億美元(-27.4%),其中柴油減2.5億美元(-46.5%)、燃料油減0.6億美元(-53.9%)。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5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448.9億美元(+24.3%),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增305.1億美元(+59.0%)、電子零組件增133.8億美元(+20.2%)、電機產品增7.2億美元(+13.7%)等增加較多。
三、進口主要貨品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在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及出口引申需求帶動下,積體電路與資通產品進口持續擴增,半導體設備購置亦維持強勁,5月總進口較上年同月增78.3億美元(+25.0%),主要變動如下:
- 農工原料進口258.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40.1億美元(+18.4%),其中電子零組件增39.8億美元(+51.7%)、電腦之零附件增 8.8 億美元(+1.6 倍),礦產品減8.6億美元(-16.2%)。
- 資本設備進口90.7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7.1億美元(+69.2%),其中資通設備增17.4億美元(+1.5倍)、半導體設備增14.4億美元(+74.7%)、交通運輸設備增 1.3 億美元(+88.2%)、電機設備增 1.0億美元(+28.1%)。
- 消費品進口3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1.4億美元(-3.7%),其中小客車減2.9億美元(-37.7%),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增0.5億美元(+22.7%)、藥粧用品增0.4億美元(+5.8%)。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5月進口較上年同期增328.5億美元(+21.4%),其中農工原料進口1,242.2億美元,增 218.2億美元(+21.3%),資本設備進口413.8億美元,增161.3億美元(+63.9%),消費品進口185.2億美元,增0.9億美元(+0.5%)。
四、主要出口國家/地區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5 月對美國出口續創新高,對東協為同月最佳
- 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4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20.0億美元(+16.6%),其中電子零組件增 22.4 億美元(+31.8%)、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增 1.2 億美元(+31.5%),資通與視聽產品減 1.7 億美元(-10.2%)、塑橡膠及其製品減1.1億美元(-19.8%)。
- 對東協出口98.3億美元(歷年單月第3高),較上年同月增33.7億美元(+52.3%),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 26.1 億美元(+2.4 倍)、電子零組件增8.5億美元(+28.4%),礦產品減1.1億美元(-25.1%)。
- 對日本出口23.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5 億美元(+17.5%),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1.3億美元(+68.6%)、電子零組件增0.9億美元(+10.6%)、化學品增0.3億美元(+24.4%)。
- 對美國出口155.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72.3 億美元(+87.4%),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 66.9 億美元(+1.5 倍)、電子零組件增 1.9億美元(+31.5%)、機械增1.1億美元(+22.2%)、電機產品增1.1億美元(+22.0%)。
- 對歐洲出口33.2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0.2億美元(-0.6%),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減1.3億美元(-10.9%)、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 0.6億美元(-11.4%),機械增 0.5 億美元(+18.5%)、運輸工具增 0.3 億美元(+11.1%)。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5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64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72.5 億美元(+12.6%),對東協出口 465.7 億美元,增 113.0 億美元(+32.0%),對日本出口113.4億美元,增 9.8億美元(+9.4%),對美國出口616.3 億美元,增185.8億美元(+43.1%),對歐洲出口146.6億美元,減13.1億美元(-8.2%)。
五、主要進口國家/地區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5 月自中國大陸與香港進口74.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9.4億美元(+14.3%),自南韓進口 51.4 億美元,增18.9 億美元(+58.0%),自東協進口49.0 億美元,增7.2億美元(+17.3%),自美國進口48.1億美元,增16.5 億美元(+52.1%),自日本進口41.3 億美元,增6.1億美元(+17.4%),自歐洲進口38.8億美元,減5百萬美元(-0.1%)。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5月自主要國家/地區進口與上年同期比較,自南韓增62.5%、自東協增19.8%、自日本增19.3%、自中國大陸與香港增13.3%、自歐洲增6.9%,自美國減10.5%。
六、主要國家/地區貿易概況
(一)主要國家/地區今年最新月份出口大多維持上升走勢,其中香港、新加坡增率均逾2成;累計1-4月出口,香港、新加坡各年增14.6%、8.4%,中國大陸(1-5 月)、美國、日本分別增 6.0%、5.1%、3.6%;南韓因石油製品、化學品等外銷下降,抵銷半導體出貨增加之影響,5 月出口轉為年減1.3%,累計1-5月亦減0.8%;德國第1季出口年減2.4%。
(二)進口方面,今年以來除中國大陸(1-5月)年減4.9%、南韓(1-5月)年減2.5%外,其餘主要國家/地區均上揚,美國4月進口增速已明顯趨緩,惟因前3個月大幅擴增,累計1-4月仍成長19.0%,香港、新加坡分別增13.9%、6.7%,德國(1-3月)、日本各增1.6%、1.0%。
七、綜合分析
(一)來自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度不減,加上客戶端於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內,順勢加大拉貨力道,推升5月出口至517.4億美元,首度站上500億美元,年增38.6%,連續19個月正成長;進口391.3億美元,受惠於AI產業鏈之國際分工與出口引申需求活絡,以及資本設備購置維持強勁,年增25.0%;出、進口互抵後,出超126.2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累計1至5月出口增24.3%、進口增21.4%。
(二)5月出口主要貨品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104.7億美元(+1.1倍)最為亮眼,規模值續攀新高,其中伺服器、顯示卡、電腦零附件等出貨均顯著提升,電子零組件在AI、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挹注下,亦增28.4%;礦產品出口因部分煉油廠安排定檢及國際油價疲軟,年減27.4%。累計前5月出口,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分別年增59.0%、20.2%,兩者併計增37.2%,合占總出口比重為70.4%。
(三)主要市場方面,5月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年增率87.4%,雙雙改寫單月最高紀錄,對東協升幅亦達52.3%,銷往兩地之資通產品增加均逾1倍;對日本、中國大陸與香港各增17.5%、16.6%,僅對歐洲減0.6%。累計1至5月對美國、東協出口各年增43.1%、32.0%,占總出口比重上升至26.8%、20.3%,分創近32年、歷年同期新高,對陸港出口年增12.6%,占比則下降至28.1%(近24年同期低點)。
(四)展望未來,隨各國政府與國際雲端服務業者積極投資AI基礎建設,帶動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加速拓展,以及國內半導體業者持續投入高階製程研發與產能擴充,均可望支撐我國出口動能,惟全球經濟成長依然受貿易保護主義、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干擾,仍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PS. 財政部也提醒,因為客戶的需求已經提前兌現,「出口的秋天也會提前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