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利用財報系統建立獨家投資模式,讓看懂財務報表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本篇只介紹「影響投資成敗的心理與行為」。
很多人講股票都是頭頭是道,但實際進入股票市場卻總是犯錯,這原因就在於股票市場是人性的考驗,為了能夠克服這人性的考驗,了解人的心理就很重要,在財務學中近十年最熱門的領域是「行為財務學」,是研究人為何會做出不合理投資決策的一門學問。
損失趨避心理
假設你現在有兩筆投資,一筆從80元漲到100元,一筆從120元跌到100元,現在面臨到急需用錢的狀況,有很高的機會你會選擇賣掉80元漲到100元的投資,這是因為你會覺得賣掉賺錢的比較開心,停損出場比較痛苦。
小賺就跑、套牢不賣,這是源於每人本身的損失趨避心理,以及面對損失時的風險偏好改變。
事實上這是解釋人的行為偏誤跟股價未來的漲跌沒有直接關係,跟企業本身經營狀況好壞也沒有關係,但是因為人性會做出如此選擇,所以即使投資人發現公司經營狀況轉差也寧願套牢,賭它未來轉好,最後便是住長期套房。
要克服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有客觀的進出場條件,例如筆者個人的投資部位只要基本面出現轉差就是出場,不管賺賠,也就是說不要因為現在的帳面損益狀況而決定要不要繼續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一家公司如果經營持續良好,那麼短期套牢也沒有關係,重點還是基本面,當然各位讀者也可以使用技術面的條件來進出場,重要的是要有紀律,嚴格遵守進出場的條件,不要因為賠錢而不願意停損。
從眾行為
人是社會性動物,在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稱之為社會認同,例如大家在夜市看到人多的攤位下意識地去跟著排隊,而冷門的店就沒有人排隊,這是因為在沒有任何明確線索下,人會傾向於跟多數人一起行動,這是源自於人還在自然界生存的時候所遺留下來的結果。只有團體行動才能活在殘酷的大自然中。
因此人容易盲目從眾,所有人都買股票就跟著買,所有人都賣股票就跟著賣,不經獨立思考就下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樣做比較輕鬆,如果做錯就會安慰自己說大家都一樣,這也一種社會認同的作用。
從眾行為是最容易造成投資失誤的原因,要克服它只能藉由獨立思考、知識學習才能克服,一旦克服了反而能夠利用這種大部分人容易犯的心理偏誤在投資市場上賺到錢,也是巴菲特所說的:「在所有人恐慌時買進,在所有人貪婪時賣出的原則。」
定錨效果
所謂定錨效果是指投資人依據起始點的數字做為判斷的標準,這是因為人習慣分類事件與記憶,但要進行分類就需要標準,在面對無法客觀設定的標準時就會傾向於使用起始點的數據。
在投資上,定錨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投資人永遠會記得自己買的成本價是多少,最後在做決策時被這個數字影響。很多傑出的投資人都會說要忘記自己的買進成本,其實就是要克服這種心理偏誤,這樣做投資決策的品質才會更好。
結語
我個人覺得要克服心理偏誤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比較」。原因是一般投資人追蹤的股票太少了,無法比較出那支股票比較好,只關注自己所買的個股,就如同井底之蛙。因為只要你看到有其它的股票機會比自己持有的股票更好,你比較會捨得賣,比較不會被心理偏誤所誤導。
只要投資人有「持續更新一組最重要統計數據」【請參考:重要基本面——持續更新一組最重要統計數據】,自己也比較能獨立判斷,避免被媒體或網路社群牽著鼻子走。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