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斯特是位擁有30餘年投資經驗的全職交易者,同時也是一名的禪僧。他結合了股市交易與禪學,領悟出如何運用禪宗智慧降低個人情緒的影響,培養冷靜及平和的心態,達成「少(交易)即是多(賺錢)」的獲利心法。既符合禪宗的智慧,也是一種更加理性的交易方式。本篇只介紹「投資的困難之處」。
何時開始交易,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人們拖延開始交易的時間,是因為恐懼。恐懼通常是因為市場處於高點,害怕已經漲很高了,接著就會開始下跌。當市場低迷時,人們會害怕,因為受到周圍消極情緒的影響。
我們不可能知道什麼時候是好時機,什麼時候是壞時機。「什麼時候?」的答案可能是「現在」,中國有句俗諺:「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交易的時間範圍
在選擇或開發交易系統時,最困難的決定之一,可以說就是交易時間長或短。由於統計顯示90%~95%的交易者虧損或損益平衡,因此將交易時間範圍拉長到對每週線圖進行分析似乎是最佳的選擇,這麼做可以讓我們成為獲利者,而不是每天仔細研究線圖而深感焦慮的虧損者。
如果各位是初學者,那麼最好避免短線交易。大多數交易者交易過度,而且大多數交易者都虧損。所以,為什為要成為虧損者?為了保有冷靜及平和的內心,時間必須足夠短,讓你有足夠的交易機會維持興趣;但同時也要足夠長,讓你有時間思考,保持客觀、理性應對,而不是衝動反應。
有許多交易者發現,一週是理想的時間範圍——尤其是有工作和家庭要顧的人。
回跌
投資組合回跌,也就是淨值下跌的時候,是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交易者面臨的最困難挑戰之一。回跌幅度取決於選擇的交易方法。如果各位是短線交易者,出場點通常會很緊。但是這表示很可能會頻繁進行交易,因為系統會經常買賣,因為它的參數範圍很小。
如果使用的是像本書中提到的週線趨勢交易方法,則出場規定通常會更寬鬆,並且離當下的價格較遠。所以,股價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
許多交易者都在努力尋找交易頻率和投資組合回跌之間的平衡。他們被趨勢交易策略可提供的最小交易高額獲利所吸引,但是他們不喜歡這些系統也會產生不可避免地回跌。回跌破壞了許多交易者的計畫。
交易者在最糟糕的時候賣出投資組合,然後再眼看著它大幅回漲。
買賣
我在交易者身上注意到的另一種性格,這些人很保守,通常是分析型的人,他們壓惡風險。當他們終於鼓起勇氣買進時,通常也是不情願而感到惶恐。由於他們出色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經常選擇成功機率很高的交易。
但是他們會被擔憂和恐懼吞噬,而且他們很容易就出場。只要一出現拉回的跡象,就會賣出。可惜的是,他們也不賺太多,因為他們會發現很難跟著趨勢,經常在投資標的還沒有創造豐碩利潤時就賣出。
面對這些個性特質和許多因恐懼而產生的交易錯誤,最實用的解方就是妥善的資金控管。資金控管指的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每筆交易部位的大小。請投入時間和精力,學習如何透過穩健的資金管理來提升交易的安全與獲利能力。
如何學習交易
當學生準備好了,師父就出現了。我真的相信這個說法,但這門技藝有很多不稱職的指導員和昂貴的課程。許多新手交易者只是在網路上搜尋最便宜的選擇。他們可能會被不道德的業務員所騙,這些業務員毫無根據地承諾快速致富或永恆的財富。
在尋找老師時,請運用你的判斷力。看看老師是否公開他們自己的交易結果,這才能顯示老師的經驗和可信度。但是請記住一點,一個偉大的教練並非一定是最好的球員、交易員,甚至禪修者。
結語
為什麼我要分享這篇文章?因為投資股票就像打棒球一樣,是一種「低機率」的遊戲。
請各位回想一下,最近幾年發生過的事情:像是2018年川普對中國貿易戰的開始,2020年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2023年美國聯準會為了對付通膨的連續升息政策。別忘了,烏俄戰爭和以加戰爭也還沒結束,再加上2025年川普的對等關稅戰…。
你覺得學習什麼投資策略好讓你存活下來,且渡過些年,依然能在股市賺到的錢?
想來想去,好像只有一招可用:分散的買進好股票,然後抱住不放。
這就是我這些年採用的策略,所以不要去學一些經不起市場黑天鵝考驗的招式,不但浪費你的的錢,也浪費你的時間。
另外,我發現作者分析股市是利用週線圖,跟我的關鍵點記錄一樣也是分析週線圖。
很難得找到同好,畢竟台灣當沖的人多,大家流行看的是時間很短的線圖。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