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5年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上升0.2(年增2.7%),若扣除食品和能源,月升0.3%(年增3.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包含了住、行食、樂、育和醫療保健,是產銷過程最後顯現出來的通貨膨脹數字,它是最受注目和最重要的一個,分析時最好扣除食品和能源,才能清楚知道是需求拉動型或是成本推動型,CPI出乎意料的變動,可能對股市和債券市場造成很大的衝擊。
鉅亨網 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2025-08-12
美國 7 月通膨走勢溫和,市場解讀物價壓力仍在可控範圍,即使核心通膨因部分服務價格回升及關稅對特定商品影響延續而加速至今年 2 月以來新高,也未動搖對聯準會 (Fed)9 月降息的信心。投資人押注降息機率大幅升高,推動美國公債價格上漲、殖利率走低,美元匯率回落,美股期貨同步走高。
CPI 增速溫和 符合預期 核心通膨續高
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周二 (12 日) 公布數據顯示,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升 2.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2.8%,與前值持平;按月來看成長 0.2%,符合市場預期,略低於前值的 0.3%,顯示整體通膨增速溫和且大致符合預期。
按類別來看,醫療保健價格月增 0.7%,牙科服務上漲 2.6%,二手車價格增加 0.5%,休閒娛樂及家居運營各漲 0.4%;燃油與交通成本漲幅較大,但汽油與家庭食品價格下跌。
儘管如此,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 CPI 在 7 月年升至 3.1%,高於市場預期的 3.0%,為今年 2 月以來最高;按月來看成長 0.3%,符合市場預期。
觀察細項,服務類價格 (不含能源) 月增 0.4%,創今年新高,其中機票價格飆升 4%,為三年最大單月漲幅,醫療、娛樂與家居用品價格亦上揚。核心商品價格溫和上漲,但受關稅影響的玩具、運動用品及家居用品仍呈升勢,漲幅較上月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 7 月「超級核心 CPI」(即不包括房屋的服務業通膨) 較 6 月成長 0.55%,為今年 1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年漲幅達 3.59%,創 2 月以來的新高。
市場押注降息 機率飆至逾九成
CPI 數據公布後,美國 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 6 個基點至 3.71%,10 年期殖利率跌至 4.26%,美元指數走低。根據利率期貨市場,Fed 在 9 月 17 日會議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機率飆升至 95%,市場甚至開始押注未來三次會議都有降息可能。
Pimco 經濟學家 Tiffany Wilding 指出,關稅相關通膨壓力集中在特定商品領域,且傳導速度緩慢,「整體通膨壓力看起來相當可控,這對 Fed 而言是正面訊號。」B. Riley Wealth 首席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 則認為,核心商品是推升指數的主因,能源與房租成本部分抵銷漲幅,該數據不會改變 Fed 的降息路徑。
數據品質引發疑慮 BLS 採用更多估算
此次 CPI 報告出爐之際,外界對美國通膨與就業數據品質的疑慮升高。BLS 因多年經費與人力不足,近期已在內布拉斯加州、猶他州及紐約市完全停採 CPI 價格數據,並在其他 72 個地區平均停採約 15% 的樣本,影響商品與服務價格調查及住房調查。
為填補缺口,BLS 增加使用「不同單元估算」(different cell imputation) 法,即在缺少價格數據時,維持品項類別不變但擴大地理範圍進行估算。該方法使用比例已由 2024 年 6 月的 8% 飆升至今年 5 月的 30%、6 月的 35%。雖經濟學家認為這不會造成數據偏差,但可能增加波動性。
本月初,川普總統因不滿 7 月就業數據疲弱及 5、6 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下修,撤換 BLS 局長,引發市場對未來數據公信力的關注。儘管如此,多數經濟學家認為,CPI 數據仍顯示通膨壓力整體可控,為 Fed 在 9 月重啟降息提供空間。
專家看法
倫敦 Bradesco BBI 股票策略主管 Ben Laudler 表示:「市場對略低於預期的整體通膨數據感到寬心,表面上看,這似乎驗證了市場對 Fed 在 9 月降息的高度共識,但我們對此仍持謹慎態度。核心數據的表現並沒有像市場想像的那麼明確,這份報告並不如市場最初解讀的那麼樂觀。」
Laudler 指出,傑克森霍爾央行年將獲得更多資訊,屆時鮑爾將提供 9 月動向的指引。雖然市場仍會強力押注 9 月降息,但實際機率未必如市場認為的那麼高。核心通膨數據不如整體數據亮眼,不過 Fed 將面臨龐大壓力在年會上給出訊號,若 9 月不降息,市場將非常失望。
Monex USA 交易部總監 Juan Perez 說:「目前來看,美元走低是因為 CPI 基本符合預期。市場似乎急於押注今年不只一次降息,但這些數據顯示通膨雖放緩,仍在持續成長。」
Annex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Brain Jacobsen 則表示:「核心通膨傳遞的核心訊息是,任何關稅引發的通膨可能是一個過程,而非一次性事件。關稅最終可能以不同程度反映在消費者物價中,但這些一次性漲價不會同時發生,這將讓 Fed 與經濟評論員在未來數月陷入困惑。只要盈虧平衡通膨率與其他市場型通膨預期指標保持穩定,Fed 就應該有足夠信心在 9 月重啟降息。」
※有關資料數據說明和資料取得請參考:主要的通貨膨脹指標(看準市場脈動投機術),的那篇文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