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不用腦的方式:指數投資法(漫步華爾街)

基本分析之父葛拉罕在一九七六年《金融分析師期刊》報導他的話說:「……我不再熱心提倡利用種種證券分析方法,尋找優良的投資機會。在四十年前這會經是值得的,但是情況已然改變……。現在我懷疑這種殫精竭慮的努力能和其代價相當。……我現在贊成效率市場的想法……」

自麥哲倫基金退休後的彼得.林區,以及著名的巴菲特都承認,大多數投資人購買指數基金會比投資於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更為有利。

本書(漫步華爾街)其實是在提倡投資於指數基金的好處,因為基金經理人能擊敗大盤,大都都是因為機會法則所造成的,什麼是機會法則呢?書中有舉了一個故事。

在1,000人擲銅板的比賽中,能連續擲出正面的就是贏家。比賽一開始,我們預期會有500人擲出正面,晉級第二回。第二回中將有250人擲出正面。在機會法則下,第三回合同樣會有125人擲出正面,第四回63人,第五回31人,第六回16人,第七回8人。

此時,群眾開始聚集圍觀這些擲銅板專家的神奇技術。這些人大受奉承,被喻為擲銅板的天才,他們的傳奇被大書特書、相爭求教(畢竟在1,000人當中,只有8人能連續擲出正面)。遊戲繼續下去,還是有人能連續九次或十次擲出正面。這項分析的重點不在於基金經理人可以或應該用擲銅板來做決策,只是說明機會法則的確存在,而且可以解釋一些出奇成功的故事。

所以那何不直接投資於大盤,反而風險比較小,更何況能連續大敗大盤的基金經理人是少之又少。

那麼若我們不買個股,只買大盤,而台灣50(0050)是由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所組成,所以其股票走勢會接近大盤,我們算算看投資報酬好不好。

.2005~2010 台灣50(0050)股價圖如下:















.2005~2010 股利為:
年度 股利 除息日
2005  1.85  2005/5/19
2006  4       2006/10/26
2007  2.5    2007/10/24
2008  2       2008/10/24
2009  1       2009/10/23
2010  2.2    2010/10/25

平圴股利為(1.85+4+2.5+2+1+2.2)/6=2.258
若台灣50(0050)當股價為50時的殖利率為 2.258/50=0.045,比銀行定存高,有理可證股價50以上殖利率會更低,所以投資報酬會不好。

所以投資策略為當台灣50(0050)當股價為50以下可買進,60以上從 2005~2010 台灣50(0050)股價圖可知為高檔,可賣出,而50~60之間不買也不賣。

若按造所定的投資策略,每月只買一張台灣50(0050),看看投資報酬率如何
. 2005~2007年






從圖中可知2005年都在50以下,所以每月買一張,共買進569,980元,
2006~2007年5月股價為50~60,所以不買也不賣,
2007年6月突破60,所以全部賣出 60*12(張)*1000(股) = 720,000元
2005年除息日為5/19日,所以前四個月會參與到除息,得到1.85*4(張)*1000(股)=7,400元
2006年因為沒買也沒賣,所以2005年買的12張可參加除息,得到4*12(張)*1000(股)=48,000元
2007年的除息日為10/24日,因為已於6月賣出,所以沒參加除息。
所以總報酬為720,000+7,400+48,000 = 775,400元
2年半共賺 775,400 - 569,980 = 205,420元,報酬率205,420/569,980 = 0.36 ,年報酬率為13%。

.2008~2010年






從圖可知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為50以下,共買進474,180元,
之後到2010年底股價為50~60,所以不買也不賣,
2011年1月突破破60,所以全部賣出 60*12(張)*1000(股) = 720,000元
2008年除息日為10/24日,9月買的股票會參與除息,得到2*1(張)*1000(股)=2,000元
2009年除息日為10/23日,之前買的股票都可參與除息,得到1*12(張)*1000(股)=12,000元
2010年除息日為10/25日,之前買的股票都可參與除息,得到2.2*12(張)*1000(股)=26,400元
所以總報酬為720,000+2,000+12,000+26,400= 760,400元
2年半共賺 760,400- 474,180= 286,220元,報酬率286,220/474,180= 0.6 ,年報酬率為21%。

.結論:這種投資法,看來報酬率似乎不錯,不用常看盤和花太多心思,確實是不用腦的方式。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