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直覺的反常現象(你該不該相信直覺?)

人們一向對於直覺的誤解甚多,然而它的出場絕不僅只是「一時靈光乍現」這樣簡單。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其實深受直覺的引導,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決定,也常常會服從直覺給我們細致幽微、難以描述的力量。本篇我只介紹經濟直覺的反常現象。

人們在交易、投資過程中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非理性決策行為。一個瞭解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學家希勒說:「人類並不愚蠢,但其理性有局限」。我們經常根據自己的直覺很快、很聰明地做出決策,但有時也表現的很愚蠢。經濟直覺有時公然反抗經濟邏輯。

厭惡損失
假如你正要買車,還需要兩萬美元,你決定賣掉一些股票,你願意賣出那些股票呢?大多數人喜歡獲利而不願面對損失。換句話說,他們比較想賣手上賺錢好股票而保留虧錢的爛股票,正像投資專家彼得.林區所說的:「摘花澆野草」。

卡尼曼和維期基的研究顯示,這種非邏輯性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對損失比對收穫更敏感。因此,當我們面對一次賺錢機會,會因為害怕損失而保守行事;而卻會在避免損失時大膽決斷。「厭惡損失」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
  • 為了想挽回損失,賭徒在最後一刻會放手一搏希望翻盤。
  • 有一些人為了防備可能的破產而簽定保險合同,但這些保戶卻為此支付了更高的長期成本。
  • 在投資上,如同彼得.林區說過:「有些人買選擇權說是為了避險,但可能一年浪費百分之五到十的投資總額避險,才能保護自己不受百分之五到十的跌勢的影響。」

稟賦效應
在經濟學領域,人們損失某一物品的感覺,比獲得同樣東西的感覺會更加強烈,經濟學家稱這種現象為「稟賦效應」。泰勒的研究表明,某人一旦擁有某種物品,他就會立即賦予這種物品較高的價值,這個估價會高於若這物品不屬於他的時候。

許多樂迷不願意付超過三十美元去買一張有特殊意義的演唱會門票;一旦如果他們有票,則不會願意用低於五十美元的價格賣出自己的票。一些公司常常向消費者提供產品試用期的促銷,這是因為如果你把商場裡的家庭劇院組帶回家試用,你會很不情願再歸還。

這種效應是「厭惡損失」的推演。我們不喜歡失去我們擁有的。所以那些投資者們為了挽回損失,會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來增加投資好攤平損失。實驗如現實生活,人們已經在失利的項目投資很多,但仍然繼續投資(都已經投入那麼多了,不該停止),甚至在這時,出現一個新的獲利機率較高的投資標的,也不考慮轉移投資,即使在此時放棄賠損標的認賠是合理的決定。

沉沒成本效應
如果你在去電影院的路上把二十元的電影票弄丟了,你是否會再去買一張票?大多數都不願意再花二十美元重買一張,因為他們認為花四十元買一張票太不值得了。在這裡,丟了的二十元電影票就是「沉沒成本」。

同樣的二張同時快到期不同地點的旅行套券,一張花一百美元,另一張五十美元買的,但時間上只能擇一去,你要選擇去哪裡?結果大多數受試者不想浪費更多的沉沒成本而選擇前者,雖然後者的旅行地點較吸引他。

沉沒成本也幫助我們解釋「因為投資太多而不能中止」的現象。

錨定效應
我們常會受到初始數字的印像而影響接下來的判斷,這叫做「錨定效應」。我們可以想像房仲業務利用錨定效應來詢問客戶:「你猜,這棟房子的標價會比二十五萬美元貴還是便宜?」「我希望是便宜」「那你猜要多少?」「二十三萬美元?」「哈,不用,其實只要二十一萬九千美元!」

賣相同衣服的兩家店,一家標「定價300元,特價250元」,還是會賣比原本就賣250元的另一家店好。

投資人買股票常會因為股票從高點跌四成了就去低接,或虧錢的股票漲到原先買進的價位就賣出,一樣都是受到錨定效應影響。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在最不可預測的事情上表現得最明顯。每天大約有兩百億的股票成交量,買家覺得股票將上漲,而賣家則相信股票不會上漲。投資預報是市場情勢一片大好,然而股票市場卻是下跌。

股票交易中,投資人常常將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把失敗歸因於運氣和機會作用(如利率增加等)。

而股市泡沫的形成,是投資人自認自己不會成為最後一隻老鼠。無知造成自信,忘了股市中最不缺的是「傻瓜」。

總結
人若無先見之明,但可避免錯誤,所以在投資前,想一想是否犯了上述不易查覺的陷阱。如同巴菲特所說的:「蒙格和我還沒有學習到如何處理難以應付的企業問題。我們學會的只是去避開它們。」

此書的購書連結,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