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分析有一項非常理想的統計關係,它是盈餘成長變動率(指盈餘的變動率而言)與股票價格變動率之間的相關性。在時間上「價格趨勢的斜率,在時間上幾乎都會領先對應或對等的盈餘趨勢斜率。時間的落差通常為三個月。」
我對於這現象有三點評論。第一,它通常正確。第二,它得起時間的考驗。第三,它符合「道氏理論」根本觀點,市場會「反映所有事物」。然而你,如何運用這個現象呢?
首先,你必須確定這種相關性是否存在於你評估的股票中,大多數企業的盈餘都會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因此你觀察的盈餘數據不可少於六季,如此盈餘成長才是未來股價變動的有效指標。將盈餘的數據描繪在股價走勢圖的同一時間座標軸上(盈餘的數據必須落後三個月),如此你可以比較盈餘成長(衰退)與股價上漲(下跌)之間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必須存在於考慮的整段期間內,否則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便不顯著,其盈餘也不適合用來預測未來的股價。
若你採用這樣的方式,務必要知道實際的盈餘報告何時公佈(請勿採信法人或外資預估的每季盈餘報告),尤其是高本益比的股票,因為如果實際的數據不如預期中理想,則股價可能向下跳空。
長期來說股票價格取決於三項因素:股息殖利率、盈餘能力、以及個別公司的資產價值。換句話說,任何股票的價值都是取決於這三項本質上的因素。
觀察殖利率與本益比的目的是在尋找高成長的潛力股。然而,事實上,盈餘成長是最能反映成長潛能的因子。以殖利率來說,它是股息除以股價。偏高的殖利率必然是因為股息偏高或股價偏低。可是,股價何以偏低呢?因為盈餘不佳!如果沒有在盈餘成長的範圍考慮,本益比與殖利率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數據。
讓我舉一個例子,說明盈餘成長何以是選擇股票的一個關鍵因素。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所有股票中,大約八成的公司會將盈餘的30%至65%分派為股息。假定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股票價格為10美元,每股盈餘為1美元,分派的股息為0.5美元(佔盈餘50%,殖利率為5%),盈餘成長率為25%。本益比10倍,殖利率5%,這都是屬於中等的數據,所以很難根據這兩項資料判斷這支股票是否適合買進。可是,25%的盈餘成長率卻代表非凡的意義!
根據25%的盈餘成長率計算,該公司的盈餘在2.9年後將成長一倍。假定你現在持有這支股票,而且股息分派的比率維持不變,則你的殖利率在三年後便可增加大約一倍(約為9.8%,這是假定股價不變),再三年之後又可以再增加一倍(約為19%)。如果盈餘成長率保持不變,不到八年,你的股息收益率便約等於你當初投資的金額,這尚不包括股票非常可能出現的升值。根據本益比與殖利率挑選股票,將完全忽略這方面潛能。
結語
我個人蠻認同盈餘成長的變動率,我的成長力資料就是利用類似的方式。上述文章中提到「如果沒有在盈餘成長的範圍考慮,本益比與殖利率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數據。」同樣的每當我的關鍵點記錄發出買進訊號時,若沒有在盈餘成長的範圍考慮下,我也是不予理會的。
※參考資料:專業投機原理 Ⅰ、專業投機原理 Ⅱ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