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每股淨值

很多企業執行長都會在年度報告內強調過去一年來盈餘成長,或炫耀本身的銷貨狀況遠勝過同業。還有一些企業的年度報告甚至會誇耀本身股票價格過去一年內出現的巨大漲幅。可是,很少企業主管會像巴菲特一樣,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評估營運的功過:淨值(帳面價值)成長可能是回報給股東的最重要長期報酬,這是巴菲特堅持的信念

華倫.巴菲特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函中,第一句話就顯示他最關心的東西。在信函中,巴菲特利用資產負債表內的成長數據,回顧一年來的績效表現:

本公司1998年的淨值增加$259億,使得A 級股與B級股的每股淨值都分別成長48.3%……。過去三十四年以來(換言之,自從目前管理團隊接手以來),淨值由每股$19增加為$37,801,平均年度複利成長率為24.7%。

一家企業的每股淨值如果能夠快速成長,勢必也會讓公司盈餘跟著快速成長。因此,只要能夠讓每股淨值持續成長,則企業價值與股票價格也會等比例成長。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東信函中表示:「每股淨值在任何一年內的變動幅度,通常都會合理反映在企業價值變動上。」

公司管理團隊應該要努力累積企業的保留盈餘與每股淨值。如果企業管理階層能夠代替股東進行有效的盈利再投資,股票價格自然會上漲。如同巴菲特在年度報告中指出,淨值成長是判斷公司管理團隊是否提升企業價值的關鍵。

是否創造了真實價值?
巴菲特重視每股淨值,因為公司盈餘具有某種程度的操作空間;只要企業負責人願意,他有很多方法可以讓盈餘膨脹,而且至少可以持續數年之久。藉由資本重整、資產處置、沖銷資產、資遺員工或「降低資產價值」等方法,美國企業可以合法塑造帳目,讓投資人誤以為企業經營非常有效率,但獲利能力實際上每下愈況。

例如:貝爾亞特蘭大

貝爾亞特蘭大的盈餘雖然每年平均成長5.7%,但每股淨值不增反減,雖然如此,股價還是大幅上揚。但巴菲特認為,瞭解每股淨值的變動情況,才能有效評估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擁有。貝爾亞特蘭大就是利用會計手法沖銷資產,大幅降低折舊費用,使得盈餘看起來非常漂亮。

巴菲特批評一些會計程序與資產沖銷方法為「無恥」,認為這些企業主管濫用會計手段,扭曲經營績效,人為操作股價。

巴菲特以打高爾夫球的故事比喻這現象:「某高爾夫球選手,他實際上打了90桿,但紀錄上卻顯示140桿,其中的差額50桿提列為『準備金』,供將來使用。稍後,這位選手打出成績實際上分別是90、115、72、80、77與106桿,波動很大,但經過預提『準備金』的沖銷之後,紀錄的成續為140、80、80、80、80、80、80桿。裁判決定忽略第一輪140桿的成績不計,因為那畢竟不是真正發生的桿數,把比賽獎盃頒發給這位選手,因為他的成績非常穩定。」

企業大筆一揮而提列「大掃除」般的龐大費用,情況也類似如此。巴菲特表示:「不幸的,在現實生活裡利用這類手法來操作積分表,企業負責人通常會上癮,因為這類手法較苦心經營畢竟要簡單得多。」

因此企業盈餘成長固然重要,但也要一併觀察其每股淨值是否也一樣成長。

結語
如下圖,台積電的101年度價值線資料(每股盈餘和淨值趨勢一致),讀者在觀察企業每股盈餘是否成長時,須一併觀察每股淨值成長趨勢方向是否和每股盈餘一致。


※參考資料掌握巴菲特選股絕技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