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你也可以成為飆股超級預測員(超級預測)

你只相信「專家」、「名嘴」的預測嗎?他們的判斷難道比黑猩猩亂射飛鏢、命中紅心來得精準?那可未必!本書作者泰特洛克教授是「良好判斷計畫」共同主持人,他用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告訴你:預測是一門思考的科學與藝術!本篇只介紹「你也可以成為飆股超級預測員」。

超級預測不是一種照著號碼著色的方法,但超級預測員經常用一種大致上類似的方法處理問題。一種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採用的方法:把問題拆解成幾個部分。將已知與未知盡可能分清楚,並將每個假設都仔細審查過。

採用外部觀點,並將問題置入一個對比角度,淡化它的獨特性,並將它當作是一個較廣泛現象的特例。接著採用內部觀點,突顯問題的獨特性。也要探索你的觀點與其他人觀點之間的相似與相異處——並特別注意預測市場以及吸取群眾智慧的方法。將這些不同的觀點全部綜合成一種如蜻蜓視力般敏銳的景象。最後,盡可能明確地解釋你的判斷,使用一種精細的或然率刻度。

一般人無法晉升成為超級預測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 反應不及
預測並不是樂透彩券,你買了後就收起來,直到開獎日。它們是以可得資訊為基礎的判斷,而且應該要依照資訊的改變而更新。一個經更新以反應最新現有資訊的預測,可能會比資訊沒那麼即時的預測更接近真實狀況。(所以你有定時收集企業發佈財報資訊,而更新你的最初預測嗎?)

2. 反應過度
心理學家理查.尼茲波的研究顯示,人們會因為拿到無關的資訊而失去信心,稱此為稀釋效應。人們面對顯然無關的資訊——無意義的噪音——他們無疑應該不予理會,但他們沒有。他們在風中搖擺,任由下一陣亂吹的無關資訊強風擺布。

這樣的搖擺是反應過度,一種常見且代價不小的錯誤。看看股市中典型的一天。交易的量與變化都很大。這種現象的原因很複雜,是很多研究與辯論的主題,但似乎很明顯,至少其中有些原因是肇因於股民對新訊息的反應過度。就連約翰.梅納德.凱因斯——他或許沒說過那些有名的話,但他的確力促人們要因應改變的事實而改變他們的想法——也覺得「現有投資收益的每日波動,顯然是短暫且不重要的角色,卻往往對市場有一種完全過度,甚至是荒謬的影響。」

很多投資人從一支股票換到另一支,他們對這些股票的忠誠度,不會比羅美玩家對他們手上紙牌的忠誠度高,使得他們輕易對「顯然是短暫且不重要角色」的資訊反應過度。

過與不及
然而,超級預測員常設法避免這兩種失誤。如果不能,他們就不會是超級預測員。在希臘神話中,鍚拉是一塊在義大利海岸淺水處的岩石,克里布地斯是一處在西西里島沿海的漩渦,兩者離得不遠。水手知道,如果他們太偏任何一個方向,他們就會難逃厄運。

預測員對資訊的反應不及與過度,也應該有相同的感覺,預測的鍚拉岩與克里布地斯漩渦。良好更新的重點在於找到中間的道路。

中間的道路:貝氏信念更新公式

貝氏信念更新公式:事後勝算=可能性比率×事前勝算

簡單來說,這個定理說明,你的新看法應該取決於兩件事——新資訊的「診斷價值」乘上你的事前勝算(以及所有形成它的知識)。這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抽象說法,對超級預測員來,比貝氏定理重要得多是,藉由依照證據的重要性經常更新,逐漸接近真相的核心洞見。

例如:想像你背靠著一張撞球檯而坐。一個朋友把一顆球滾上球檯,球停在任意一個點上。你想不用看的、把球的位置找出來。怎麼做?你朋友滾動第二顆球,它隨意停在另一個點上。你問:「第二顆球是在第一顆球的左邊還是右邊?」你朋友說:「在左邊。」那是個微不足道的資訊。

但它不是沒有價值。它告訴了你,第一顆球不是在撞球檯的最左邊。而且,它讓第一顆球在撞球檯右邊的可能性,稍微高了一點。如果你朋友再把另一顆球滾上球檯,並重複這個步驟,你會得到另一小片的資訊。如果他說:「它在左邊」第一個球在撞球檯右邊的可能性,再增加一些。繼續重複這個過程,於是,你慢慢縮小可能位置的範圍,逐漸接近真實的位置——雖然,你永遠不可能完全消除不確定性。

結語
因為我時常在預測下一個飆股,所以我在看這本書時,發現我預測飆股時使用的原則,和本書的作者所說的相似。

1. 我一直在收集財報數據,且經常更新我的預測(免得反應不及)。

例如:105年崇越(5434)的預估

105年第一季財報數據預測結果:
  • 104年每股盈餘EPS =5.89
  • 105年度第一季每股盈餘EPS = 1.76
  • 預估105年每股盈餘EPS  =  7.04 (預估,若1.76 * 4 = 7.04)
  • (以下是使用成長力資料自動幫我試算出來的)
  • 預估成長率 = 20%
  • 合理成長價格(目標預估本益成長比不超過 0.66)= 75.9

因為當時預估崇越(5434)有很高的合理成長價,所以我我買在61.2元。之後我的關鍵點記錄也發出了買進訊號。


我的關鍵點記錄在2016年5月最後一週,正式突破之前上升趨勢頂部關鍵點(63.7),發出了買進訊號。

我之前的文章提過,較保險的做法是等關鍵點發出突破買進訊號後,再跟著買【請參考:請問:合理成長價使用的方式是在預估EPS,請問Wawa平常都是用什麼方法在預估?】。我會參考關鍵點記錄,也是如同上述作者所說的:「並特別注意預測市場以及吸取群眾智慧的方法。將這些不同的觀點全部綜合成一種如蜻蜓視力般敏銳的景象。」

之後每次季報發布後,繼續更新我的預測:

105年第二季財報數據預測結果:
  • 104年每股盈餘EPS = 5.89
  • 105年度第二季每股盈餘EPS = 3.61
  • 預估105年每股盈餘EPS  =  7.22 (預估,若3.61 * 2 = 7.22)
  • (以下是使用成長力資料自動幫我試算出來的)
  • 預估成長率 = 23%
  • 合理成長價格(目標預估本益成長比不超過 0.66)= 87.78

105年第三季財報數據預測結果:
  • 104年每股盈餘EPS = 5.89
  • 105年度第三季每股盈餘EPS = 5.37
  • 預估105年每股盈餘EPS  =  7.16 (預估,若5.37÷3×4 = 7.16)
  • (以下是使用成長力資料自動幫我試算出來的)
  • 預估成長率 = 22%
  • 合理成長價格(目標預估本益成長比不超過 0.66)= 83.72

2. 若基本面趨勢不變,則別因股價下跌就賣出(免得反應過度)

105年第11月底時,崇越股價下跌超過10%,從87.7元跌到76.6元,如下圖:


但從成長力資料中,營收年增率還是維持成長,如下圖:


所以當時雖然股價回跌超過10%,我仍然沒賣出持股(到目前我還持有中)。後來股價如上圖所示再創新高。

我常常遇到讀者寫信問我有沒有LINE或社群,好像我一定有什麼「明牌」來源似的。其實我跟本沒有明牌,我也不報明牌,因為我會常常更新我的預測,這季財報預估是飆股,下季財報發佈數據不如預期時,可能就變不是了。

其實有些訂閱我資料的讀者,他們預估的比我精準的多,因為我習慣採粗估的方式,之前就有讀者寫信提醒我,我高估了宏全的合理成長價【請參考:成長分析—宏全9939(105年度)第三季】。

最後分享一則小故事:
最近我弟的小女兒剛上幼稚園的小班,某一天要出門前,她自己拿鞋要自己穿,因為一直穿不好,於是我媽媽想出手幫忙她,但她卻生氣了,一定要自己穿好鞋。於是我們就等她一直試一直試,直到她穿好鞋才出門。

這使我想到,當我們長大後在投資股票上,許多人都忘了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如同此書的超級預測員,他們並不是天生就是超級預測員,而是他們做事的習慣。所以只要你肯試著去學習和動手做預測,你也可以成為飆股超級預測員。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