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述的「深度超值投資法」,研究價值投資的經典理論與操作方法,從葛拉漢、巴菲特、蒙格、葛林布雷,到伊坎,仔細爬梳知名投資人的重要戰役,並揭示市場派行動主義一些不為人所知的選股策略。本篇只介紹「當巴菲特遇到查理.蒙格」。
葛拉漢決定退休時,巴菲特只是繼續像在葛拉漢–紐曼公司工作一樣,一頁又一頁翻閱同樣的標準普爾公司和穆迪公司的手冊,尋找符合葛拉漢經典風格的淨流動資產價值股票。巴菲特利用自己在標準普爾和穆迪手冊中吸收數字資料的驚人能力,在淨流動資產價值股票天地裡淘金。然而,他終於跟蒙格見面時,並沒有背離葛拉漢的菸屁股投資哲學多遠。
1959年夏天,巴菲特經過投資他合夥組織的戴維斯夫婦介紹下認識了查理.蒙格。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巴菲特談到葛拉漢和價值型投資,也描述自己經營的投資合夥組織。蒙格回加州後,巴菲特和他每天在電話上,繼續談話一小時以上。
1962年,巴菲特說服他,成立他的第一家投資合夥組織惠勒蒙格公司,雖然蒙格起初嚴格遵守葛拉漢的規定,買進菸屁股,但他的投資哲學和葛拉漢的不同之處,卻很快顯現出來,蒙格曾經說過:「葛拉漢有盲點,對某些企業值得付出大筆溢價的事實,認識太過不足。」蒙格認為有些企業「值得多付一點錢入手,以便爭取長期優勢。」
蒙格分析投資時,會考慮品質和價格,照他的說法:「關鍵在於從你支付的價格中,得到更多的好品質,就是這麼簡單。」這樣的確很簡單,卻也深具革命性。蒙格努力說服巴菲特,要他擺脫葛拉漢純粹根據量化條件考慮安全邊際的做法,主張績優企業提供的安全邊際,高於根據清算價值折價買進的價格。
根據對葛拉漢清算價值折價交易的股票,事業素質通常都相當差,蒙格對劣質企業很有意見。因為他在加州貝克菲爾德擔任國際收割機公司經銷董事時,領悟到整頓搖搖欲墜企業十分慘烈的教訓,管理這家經銷商的工作相當痛苦,讓蒙格認清優質與劣質企業之間的重大差異。
國際收割機公司會消耗經銷商的資本,經銷商賣出每台新機器前,都必須先價購進來,資金因此綁死在陳列場上,蒙格不但喜歡成長時不會吸光資金的企業,還喜歡成長時會吐出現金的企業。
他除了思考這種企業有什麼特質外,還請教別人「聽過哪些最績優的公司」?他在探討這種觀念時,看出葛拉漢投資方法的局限。他認為葛拉漢太保守,認為「未來的風險會比機會多」,這點和巴菲特天生的樂觀態度截然不同。他花很多時間,對巴菲特闡釋績優企業的好處,卻發現巴菲特出於對葛拉漢的尊敬,生出抗拒之心。
到了1967年,巴菲特在他的投資合夥組織信函中明顯看出他的改變:
「有趣的是,雖然我自認是量化派學生(我寫這封信時,沒有人從下課休息中回來,我可能是唯一留在班上的人)。但多年來,我真正絕佳的構想一直都強烈傾向質化派,我在質化這一側,一直都擁有「機率很高的洞察力」,這是促成收銀機叮噹作響的原因。然而,洞察力就是這樣,通常相當罕見,量化派當然不需要洞察力,數字應該會像球棒一樣敲擊你的腦袋。因此,真正賺到大錢的人,通常都是做對了質化決定的投資人,但是,至少我認為,真正穩穩賺到錢的人顯然通常都是做出量化決定的人。」
蒙格的邏輯力量似乎產生了結果,到了1969年,巴菲特接受《富比世》雜誌專訪時,描述自己是「15%的費雪、85%的葛拉漢。」巴菲特現在認為,《非常潛力股》「在認真投資人歷來最佳讀物排行榜上,排名僅次於《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和1940年版的《證券分析》。」
巴菲特說:「蒙格推動我,走往不只遵循葛拉漢的教誨而只買便宜貨的方向,這是他對我的真正影響,要我脫離葛拉漢限制性的觀點,需要很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是蒙格的心智力量。」巴菲特哲學上躍進後,會在1972年,藉著併購時思糖果公司,走完進化為價值型投資人過程中的最後一步,「以合理的價格買下優質公司所得到的價值,日後將遠遠勝過以便宜的價格買下普通的公司。」。
因此,在葛拉漢課堂上唯一拿到甲上成績的學生,後來在葛拉漢訂的框架中,揉合費雪和葛拉漢的哲學,從中開創新局。巴菲特經常承認,蒙格影響他「以合理的價格買下優質公司」的投資過程,1989年時,巴菲特說:「蒙格很早就了解這種事,我卻是學習速度緩慢的人,但是現在,我們要買進公司或股票時,都會尋找擁有第一流經營階層的第一流企業。」
結語
在巴菲特自傳中《雪球》裡提到查理.蒙格看出了葛拉漢式的悲觀:葛拉漢歷經了1929年美國的大蕭條,許多企業因此倒閉、破產,所以葛拉漢特別注意企業死亡時的價值,而非存在的價值。
什麼是查理.蒙格所說的「死亡」的價值和「存在」的價值呢?
接下來我舉例說明:
1. 中華電(下圖截自成長力資料)
像中華電是價值型投資者的最愛,因為它的盈餘穩定,你可以從過去(死亡)的資料,就能買低賣高。如下圖:
若你如神一般的操作買低賣高,你可以賺到(102-90)+(116.5-91.5)=37。若以當初原始成本90元不計算股利,報酬率為37÷90=41%。
以前我是一位「價值型投資人」只會分析「死亡」的價值。但我並沒賺到什麼大錢,因為我沒有像上圖一樣有如神一般的操作。但後來我開始學習如何分析「存在」的價值,即是「成長」的價值(企業存活的價值)。
2. 台光電(下圖截自成長力資料)
台光電近幾年的盈餘持續成長,所以你無法從過去(死亡)的資料,進行低買高賣。
我在2014年利用成長力資料以36元的價位買進台光電【請參考:成長分析—台光電2383(103年度)第三季】。這時讀者有沒有發現一點,我當時買進的價格是創新高的價位,若是「價值型投資人」是不會買股價創新高的個股。
目前我還持有台光電,以同樣的基準,我們不計算股利,目前報酬率為118(2017-3-31)÷36=327%。(我不用如神一般的操作,我只是買進後,就放著。)
我當初也是過了很久才說我不是「價值型投資人」改說我是「價值成長型投資人」,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成長股」。分析「成長」雖然剛開始你會不習慣,我當初也是一樣,但經過練習後,你就能熟能生巧【想知道我是如何買進成長股的,請參考:簡單的事情反覆做,熟能生巧(巴菲特給散戶的9個忠告)】。
最近有位訂閱我資料的讀者寫信跟我說,若他早幾年就遇到我的部落格,那該有多好。因為他發現以前做錯了股票的方向。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