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個人或群體,唯有對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有更深入而正確的理解,才能培養足夠的思辨能力,擺脫理盲的困境。本書闡述機率學,緊扣理論的新脈動,觀念及應用均與時俱進,正是現代知識公民所需的必備素養。 本篇只介紹「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1950年代初期,有個20多歲、熱衷於物理學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學生,想效法牛頓為移動體研擬運動定律般,也為投資組合訂出一套定理。這個名叫哈利.馬可維茲的學生,因此獲頒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寫下來的方程式,成為如今稱為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礎。就表面上看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達成了某種奇蹟:把投資組合各項資產的歷史資料輸入其中,就能顯示理應持有的最佳組合。儘管名稱有「理論」二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其實是個模型,因此也具有「條款與細則」,以及輕則可疑、重則根本錯誤的各種假設。
以「風險」概念來說,大多數人會認為,風險最小化就是把蒙受長期持續損失的機率降至最低;然而,馬可維茲選擇用統計學的變異數概念,做為以數學呈現風險的方式,而變異數是衡量資產價值偏離平均值的程度。這看起來怪誕難懂,不過馬可維茲還是堅持使用變異數,因為這麼一來,他就可以用一個簡潔的或然率定理,一舉解決最佳化的問題。
一言以蔽之,這個定理不但把投資組合的總風險連結於投資組合所含每項資產的個別風險,還能顯現這些資產彼此之間的相關性。若你跟馬可維茲一樣,相信變異數是衡量「風險」良好的量測標準,你就能夠以數學確實描述投資的關鍵特質:資產的風險與報酬,甚至還包括資產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
馬可維茲的方程式,證實混合資產有道理的常識;不過他的方程式還進一步指出,「良好」分散化投資組合應該是什麼樣子:各項資產之間的相關性要低,最好能夠有負相關。這也有道理,因為某項資產價值下跌時,其他的資產價值會上漲,彌補損失。倘若這些資產與其他資產有負相關性,實際上可以減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即使是業餘投資人,只要檢視某些資產的過往績效,找出報酬、相關係數及風險,就能借力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把這些數字代入馬可維茲的方程式,就能如變魔術般,轉化出各項資產所需的百分比,以建立分散、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報酬還不錯的最佳化投資組合。
複雜的計算不如單純的選擇
然而,就如同無數投資人這些年來所發現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雖然證實了分散化投資的價值所在,卻引發更多問題。變異數真的是衡量「風險」的良好量測標準嗎?畢竟變異數包含了超出或低於平均值的變異情形,而鮮少有投資人會擔心投資報酬超出平均值的情況。
此外,輸入方程式的數值,如所有資產的報酬、變異數以及相關係數,也是問題。在物理學,這些數值只要查表就可以得到,如電子和質子的質量等數值都是常數。然而,資產唯一恆常不變的,就是報酬率與波動性永遠在變。我們有辦法算出平均值,問題是該在什麼時間尺度下計算;而若這些數值遵循的,是變異數根本沒有意義的分配,又該如何?
相關性是另一個不確定的巨大來源。即使像債券與股票為負相關這種經驗法則,也是說翻轉就翻轉。更糟的是,當在你身處金融危機,最需要資產的分散化走勢時,偏偏投資人的從眾心理經常使負相關資產同步走跌。
面對這種種挑戰,許多投資人發現很難信任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數學原理,就連馬可維茲本人也不例外。就在他研發出這套理論後不久,他也得建立自己的退休帳戶投資組合。他理應分析各項資產的績效記錄,計算出最佳組合;然而他卻發覺自己無法面對這樣做可能會出錯的後果,於是就單純地把一半的錢放在股票,另一半放在債券。
結語
在《巴菲特核心投資法》這本書中有提到:【請參考:投資風險的定義(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許多不懂如何真正衡量被投資公司價值的投資人很自然的就採用這種方法。其實現代投資學理論主要是為那些不懂投資的投資人,提供一些保護自己避免資產縮水的方法,但是這種保護卻是要付出代價的。查理.蒙格說:「就像一條平均水深十八吋的河流中也會淹死人一樣。」巴菲特認為如果現代投資學不過是教投資人如何運用數學的平均觀念,但是連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都知道如何平均,這種教育其實並無多大意義。
從很多角度來看,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就是在保護不太了解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投資人。巴菲特認為,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只會教你做出平庸的績效。」
巴菲特說:「如果你要我評估今天買可口可樂然後明天就賣掉的風險,我會說,這是一筆風險非常大的交易。」但,今天早上買進可口可樂,然後抱著十年,這筆交易的風險就是零。巴菲特對風險的獨特看法也刺激了他的投資組合策略,如果你和巴菲特一樣,不去理會短期的價格波動性,你也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分散型的投資組合。
以我的投資組合的例子,我的資產股票佔八成,現金只佔兩成。對馬可維茲來說,我的投資組合的風險可能太高(因為我的股票佔太多)。但我對我的投資組合的看法並不是為了降低風險為首要目標。我對我的投資組合的看法,比較像是在組一支大聯盟的球隊:儘量發現和收集好球員(好的公司),只要你的球隊有很多的好球員,長期下來戰績必定不會太差。
而我組成大聯盟球隊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利用數據找出並吸收好球員,然後把表現變差的球員下放小聯盟【請參考:重要基本面——持續更新一組最重要統計數據】。就如同中職lamigo球隊中的王柏融,以超過四成打擊率的數據,自然會吸引到球探的注意。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