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行為主義教學法(教學的技術)

從教學者的需求出發,介紹很多高價值的教學祕訣。涵蓋面向完整,架構有系統,兼具技術與經驗、理論與實務,穿插豐富的案例,文字清楚明白,超級實用。本篇只介紹「行為主義教學法」。

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在於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在應用行為主義提升教學效果時,要注意以下三個關鍵:

一、必須提供更精彩的教學
教學本身就是學習刺激的來源,因此提供更高品質的刺激,也就是優異的教學,成為行為主義應用的核心要點。例如:老師必須思考,如何運用故事、實例,或是有趣的內容,持續刺激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如何講得更精彩、更清楚?或是運用不同的工具、媒介或素材, 例如影片、電腦等,持續改善教學刺激的品質?這是行為教學應用的第一個關鍵。

二、既須分段教學,也要反覆練習
把課程的重點拆分成不同的段落,在學習一小段之後,馬上檢驗學習的成效,根據結果進行改良後再往前推進。簡單地說,就是把一個大技巧或大段落的課程內容拆分成較易吸收學習的幾個小段落,一次學一個部分,學會了之後再學下一個部分,並且在一段時間之後回頭反覆練習。

因此,教學者必須系統化地拆解課程,在上課過程中協助學習者複述或練習,結束前再複習。透過分段教學與反覆練習,學習者更能固化學習成果。其實,很多學徒制的教學與練習,都有大量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做為依據。

三、導入教學遊戲化機制
為了加強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過去的行為主義大師們在操作相關實驗時,都會利用獎勵機制,並且非常注意獎勵給予的時間。以史納的鴿子實驗為例,只要鴿子做出正確動作就馬上給予獎勵,透過這個的過程來增強正確的反應。

透過教學遊戲化的設計,導入加分機制,並讓分數與獎勵產生關聯,當學生有正確反應時,便可得到、累積分數。為了強化加分機機制,還可以採取排行榜的模式,讓學習能對照自己與其他人或團隊的表現。這些做法,核心都源自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即時獎勵、強化表現、增強刺激(教學)與反應(學生表現)之間的連結。

方法用說的都很簡單,但要操作流暢並達到效果,就一點也不簡單了。

結語
因為我不喜歡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台上一直講,學員台下一直抄筆記。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都不太好。所以,我的課堂上也有運用上述的一些原則,如同之前有上過課的學員,回饋說:「把操作方式編成一個故事(三個寶物),然後一步一步說明全部的內容,中間也都有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加上大量的引經據典。」【請參考:「選股的技術」研討會——2018年課後學員總回饋】。

我主要把選股的技巧分拆成三大段(三個寶物),講述完理論後,再透過實際的台股上市櫃資料(一百多檔個股中),挑選出個股來,讓學員馬上就能練習運用。課程中,我也有運用到獎勵機制,因為我會出課後作業,請學員依照所學推薦一檔個股給大家,只要有推薦的,我就會贈送一年份的關鍵點記錄(含成長力資料和價值線資料)當作獎勵。

我就只差沒運用教學遊戲化的設計,因為要運用到遊戲化的教學,教師必須要有非常的時間掌控能力,加上要有多次的教學實務操作經驗,這些是我目前還無法達到的事情。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