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心智會配合自己的生態(慣性思考大改造)

人類的感知系統是演化而來的產物,為了利於生存,感知經常抄捷徑,做出錯誤的結論。享譽全球的神經科學家透過書中的特殊編排、視錯覺圖與互動式實驗,從各個面向撼動感知的慣性,為讀者重塑一顆會轉彎的腦袋。本篇只介紹「心智會配合自己的生態」。

1992年生於加州沙加緬度的班.安德伍德,出生時便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他才三歲就失明了。這是一種會攻擊視網膜的罕見癌症,最常發生在孩童身上。他的母親亞加娜塔.戈登深信兒子會沒事的,讓兒子練習在台階跳上跳下,還做其它具有挑戰性、有時令班感到沮喪的空間任務,但班在四歲時開始適應——靠著彈舌。

班讓自己的舌頭化身打擊樂器,敲著口腔上顎,發出滴答聲。他在自己的房間彈舌、在客廳彈舌、在廚房彈舌,甚至在浴室也一樣。班的母親表示:「班走進浴室,接著就聽。聽洗臉盆、聽垃圾桶、聽浴簾,什麼都聽。」亞加娜塔鼓勵兒子這麼做,她知道那是兒子「看見」世界的新方法。

班當時年齡還太小,大概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那是他的大腦憑直覺回應不再有視力的新世界。班靠著直覺式的實驗,學會詮釋自周遭世界反彈回來的彈舌聲,他稱自己的新感官能力為「視覺顯示器」。

班的彈舌很快就讓他能以某種聽覺景觀,感知自己的視覺環境。他進幼稚園時,已經可以有自信地四處走動,可以分辨停著的小汽車和卡車,有一次甚至靠著涼鞋的步動聲,認出附近一位鄰居,那位鄰居可是走在五棟房子外的人行道。

當然,班的神乎其技在大自然中早已存在數百萬年,稱為「回聲定位」,也就是蝙蝠運用的高度演化聲波導航。班以不同方式「看」,超越失去視覺帶來的限制,和一般正常男孩一樣生活。班能做到的事十分驚人,可以在家附近騎腳踏車、打籃球和梨球,甚至靠學習不同聲音代表的意義,玩電動打敗弟弟。

班十六歲死於癌症,但他活出了無限可能性以及相對的自由,令人無限敬佩。他從無意義的資訊中,創造出無限寬廣的意義。班的感知碰上嚴重感官損害時並未關閉,而是找到新方法適應環境——在班自己的主動努力之下。

這就是為什麼試誤、行動與反應(回饋),也就是「回應循環」,是感知的核心。參與這個世界,可以提供大腦經驗回饋的歷史紀錄,型塑大腦的神經架構。這個架構,以及隨之而來的感知,就是我們的現實。簡而言之,我們的大腦幾乎只是歷史——是各位的過往(包含個人、文化、演化等各層面)的實體呈現,使我們有能力適應新的「未來的過去」。

勸人要主動,不要被動,或許是老生常談的建議。但從大腦的角度來看,藉由以實體方式改變大腦,你將有辦法直接影響自己未來能擁有的感知類型。這叫「細胞創新」,使你能在親身實踐中,完成自己想做的事,獲得有創意的點子。你改造自己的硬體,你的硬體也將改造你,你的大腦與身體因此擁有自己的生態。

腦神經適應性的時間框架有三種:短期(學習)、中期(發展)、長期(演化)。三種時間框架都提供了感知適應的機會,方法是型塑支撐著行為的網絡。此三種時間框架的共通基本原則,開啟了用不同方式「觀看」的道路:心智會配合自己的生態。

我們可以合理推斷,你的生態實際上型塑了你的大腦(被重新型塑的大腦,又會使你改變行為,再次型塑你的環境),帶來試誤的實證史,影響腦組織的功能架構,而你的神經組織力透過身體的實體互動,型塑周遭的世界。所以說,結論是「環境變了,腦袋也會跟著變」。

結語
巴菲特說:「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張畫好的地圖,而是一座思想的倉庫,以及藉由各種市場、各種證券所累積出來的經驗。接著,你必須付諸實踐,先用一點點的錢親自操作看看。他開玩笑道,紙上談兵就像是光看愛情小說,而不實際去做點什麼。」

如同我的投資課程並不會老掉牙提一些歷史的個案,或玩桌遊(虛擬資料)增進理解。課堂上都是真材實料,當講述價值分析原理、成長分析原理和趨勢判斷原理後,就會教大家如何利用最新財報數據的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和關鍵點記錄挑出我們要的股票。這也是我的投資課程講座,跟其它不同的是:你並不是抱著一本厚厚的講義和筆記回家,而是帶著一個操作系統(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關鍵點記錄)回家。

並且在第一堂上完課後,我也會出課後作業(學員依照所學推薦一支股票給大家)。第二堂課我會再講述學員各自推薦個股的好壞。所以透過這樣的試誤、行動與回饋,你的大腦才比較會學習如何真正的投資。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