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多數問題都是「開放情境」(人性鍊金術)

薩特蘭根據30多年在行銷與廣告產業的實際經驗,歸納出一套破解人性行為的方法。他發現實際上人類做決策時常常靠的是心理邏輯,這套作業系統完全在潛意識層面運作,一旦破解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就可以激發無窮的力量。本篇只介紹「多數問題都是『開放情境』」。

現代教育系統教的多半是在一切條件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決定的方式。但只要一離開學校或大學就會發現,我們要做的多半都不是這種決定方式,做決定時總會缺些什麼,可能就是得不到某項重要事實或數據,又或連想都沒想到的某件事。教育和演化所重視的智慧,似乎就是非常不一樣。此外,許多學術環境所重視的技能,多半都是那些最容易自動化的技能。但別忘了,GPS的計算能力實在比我們都上太多。

讓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學校數學問題:有兩輛公車中午從同一座公車站出發。一台以穩定的30英里時速向西行駛,另一台以穩定的40英里時速向北行駛。請問在幾點的時候,兩台公車會相距100英里?

讓我們再看一個典型的現實問題:我要搭早上8點從蓋威克機場起飛的飛機。我該搭火車、計程車,還是開車去機場?我幾點該出門?

人類思維奇怪的地方在於,很多人會覺得第一個問題很難、第二個很簡單,但其實第二個問題的計算要複雜的多。從這裡可以看出的,與其說是問題的難度,不如說是人腦的演化。原因在於,第一個問題就是特定設計來「算」的,可以說是一種「狹隘情境」下的問題。

這種問題假設出一種經過人工簡化、一切符合規範的世界(公車居然能以穩定的速度行駛,根本是奇蹟),考量的因素非常少(而且都能量化表達、毫無疑義),並且會有某個唯一、絕無爭議的正確答案。

然而,怎麼去蓋威克機場就會是個所謂「開放情境」的問題。這種問題會帶著一些模糊地帶,可能有許多正確答案,而且並不需要絕對遵守任何明確的規範。這裡的解決方案沒有公式,各種「大概對吧?」的答案可試試,而且過程中也可以考慮許多不同的資訊。

而這樣的問題,似乎就是我們能夠靠本能直覺處理,但電腦會覺得比較困難。如果你把去蓋威克機場當成一個狹隘情境下的問題(GPS就是這樣),會覺得某些因素根本不需要考慮,答案自然是愈快愈好。但這些因素似乎在現實生活都很重要。

天氣會影響交通。如果我要出國兩週、而不是一晚,就該考慮停車費,也要考慮搭火車、開車或計程車的相對成本,以及帶了多少行李。至於在M25高速公路上的車程時間可能會差多少,也會影響是否值得冒這個風險。如果拖著沉重的行李,大概就比較不想搭火車;特別如果是從北航站起飛,離火車站就更遠。

耐人尋味的是,解決這麼複雜的問題對人腦來說卻似乎很容易顯示人腦的演化過程中面對的常常是這種「開放情境」問題,才演化出這種解決的能力。但是面對「開放」的問題,一旦想用「狹隘」的思維去解決,就會出現問題。凱因斯曾說:「大概對比一定錯來得好」,而演化似乎也同意他的說法。

我的GPS很能回答狹隘的問題,像是「開車到蓋威克機場要多久?」;然而像是「我該怎麼去?幾點出發?」之類的開放問題卻然存在。GPS設備就是這樣,雖然可以答出一個很好的答案,但回答的是錯的問題。

潛意識的問題不是我們通常會提出的問題,而且在我們想要為決策過程找出合理規則的時候,常常就會忽略。人類愈來愈依賴便宜的運算能力,但這麼做的風險在於鼓勵我們只去看複雜問題當中那些簡單、可用數學量化的部分,用某種精確的數學方式解決那個部分,然後就以為自己解決整個問題。與其說是要找到唯一正確的答案,不如說是想避開那些大錯特錯的答案。

結語

股票投資大都數也是開放問題,所以投資人千萬不要尋找「必定對」的單項指標或公式(追求聖杯),而是要多從「機率」上多方面的考量來評估,如同凱因斯所說的:「大概對比一定錯來得好」。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