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蘭根據30多年在行銷與廣告產業的實際經驗,歸納出一套破解人性行為的方法。他發現實際上人類做決策時常常靠的是心理邏輯,這套作業系統完全在潛意識層面運作,一旦破解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就可以激發無窮的力量。本篇只介紹「妥協的藝術」。
人類之所以會發展出「夠滿意」就好的獨特要求,主要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要做決定,會與在擁有完整、完美資訊的世界做決定完全不同。如果要計算三角形的斜邊,只要知道一個內角、另外兩邊的邊長,就能算得半點不差,而許多數學、工程、物理和化學的許多問題也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精確度。
然而,我們生活中必須做出的大多數決定並非如此。假設你生活在野外,發現有棵樹上的高處有些令人垂涏欲滴的櫻桃,但你也知道,雖然櫻桃美味又營養,可是如果真爬上去採,有個很小的機率可能會摔死。我們假設這個風險是千分之一,也就是0.1%。
照這樣粗略的數學模型看來,這項風險就只會讓櫻桃的好處降低0.1%(也就是將櫻桃的淨值減去你無法活著吃櫻桃的機率),但如果是在現實生活裡,套用這個模型實在是太愚蠢了。真讓自己常常暴露在這樣的風險下,應該不出一年就命喪黃泉。
你一定只有在非常餓的時候才會冒險;要是不吃櫻桃就會死,這時去爬樹才能算是有道理。然而,要是你根本就沒那麼餓,也知道還有其他地方能夠以較低致死率的方式取得同樣有營養(就算沒那麼美味)的食物,你應該就會轉身離開,前往更安全的營養來源。
要記得,在不確定的狀況下做決定,得考慮兩件事:除了要考慮預計的平均結果,也不能忘記考慮最壞的情況。光是考慮平均預期狀況、而不考慮可能的差異程度,算不上是良好的判斷。例如,如果Amazon在某個國家固定會有太約10%的商品被竊或遺失,基本上無論再怎麼打折,都不足讓Amazon做成生意。
某種程度上了就能解釋為什麼麥當勞仍然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餐廳。如果相較於米其林餐廳,麥當勞的平均品質實在不高,但麥當勞的可能變異也不大:我們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而且每次都能符合期待。絕不會有人說他們在麥當勞吃到最輩子最美味的一餐,但造訪麥當勞的人也永遠不會失望、永遠不會被坑、永遠不用擔心吃壞肚子。
結語
我在投資的課堂上有告訴學員,今年我不會買很多股票,可能只會撿個幾支。主要原因是目前股市已經非常高了,快接近1萬3千點。而11月剛好遇到美國總統大選,目前川普民調還是落後,為了贏得選舉,在接近選舉時,嚴防川普可能會出大招,所以應該小心一點。
如同此書作者所說的:「除了要考慮預計的平均結果,也不能忘記考慮最壞的情況。」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