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再平衡原則(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觀念版〕)

本書的作者泰勒.雷利摩爾,是約翰・柏格的頭號粉絲,更是柏格頭論壇的超級大大,也是資深的投資達人。為了幫助更多投資人,於是在具有200年歷史的出版商約翰威立(Wiley)支持下,出版了這本書。本篇只介紹「再平衡原則」。

此書為「指數基金教父」約翰.柏格指定必讀,每日點擊率高達450 萬次的柏格頭論壇,超過20年、上百萬人見證的成功投資法!

沒有一個萬無一失的「一體適用」的系統能再平衡你的投資組合。每一個投資者都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再平衡方法。再平衡的原則是:在市場力量或生活事件改變我們各種資產類別,和這些類別之細分的百分比之後,將我們的投資組合調整回我們的目標資產配置。

再平衡可以控制風險,讓我們的投資組合回到我們認為適合我們的風險水準,也就是最初建立我們的資產配置計畫時,感到滿意的風險水準。它強迫我們賣出表現較好的資產類別或細分部分,買進表現較差的資產類別或細分部分。像這樣的賣高買低,正是聰明的投資者想做的事。

雖然有些投資者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他們不該讓他們的贏家繼續就好,但這樣做,他們就會讓市場決定他們的投資組合的構成,進而決定他們的風險水準。例如,那些在1990年後期的網際網路熱潮中走這條路的人,在2000年科技股崩盤時,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那我們該如何知道,我們是否需要進行再平衡?

  1.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想要的資產配置。這是在我們第一次建立資產配置計畫時就確定的。
  2. 第二件事是,相對於我們的目標資產配置,我們的投資組合目前所處的位置。

那我們該何時確認這事件?
  1. 最常見的方法是根據時間。典型的時間範圍是每季、每半年或每年。然而,晨星公司發現,每18個月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一次再平衡的投資者,他們獲得的報酬跟那些更頻繁進行再平衡的投資者相近,但是成本更低。
  2. 另一方法是建立擴張範圍。例如,在你預期的配置上加、減5%。每當資產類別超過這些範圍時,你就進行再平衡。


接未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看看市場報酬如何改變我們的資產配置,以及我們可能會因此採取什麼行動。

假設有一筆10萬美元的投資,其目標資產配置為60%的股票、35%的債券,以及5%的現金。如果在第一年年底,股票市場報酬率為+10%、債券市場報酬率為+6%、現金報酬率為+3%。如下圖:


在這種形況下,年底的比例仍接近我們的資產配置目標,即為60%的股票、35%的債券、5%的現金。因此我們可能會選擇不進行再平衡。現在,讓我們看看另一種情況,我們把這一年的市場報酬率改為股票-20%、債券+6%、現金+3%。如下圖:


在這種情況下,我現在在股票上的投資比我們的目標少7%,在債券上的投資比我們預期多6%,在現金上的投資比我們計畫要求的多1%。因此我們進行再平衡,調整回我們的目標資產配置,也就是60%的股票、35%的債券,以及5%的現金。如下圖:


如上顯示,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需要增加我們的股票持有部位,減少我們的債券持有部位,並減少我們的現金持有部位,才能回到我們預期的資產配置。

最後,現在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什麼時候開始:制定一個計畫,選擇再平衡的觸發因素,然後堅持下去。

結語

這個策略非常適合購買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投資人,因為進行再平衡時相對簡單的多。但對於自行建構投資組合的投資人,則相對困難。像是巴菲特並沒採用此策略,他只是在股市高點,找不到合理價格的好股票時,就寧願持有現金而已。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