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星期三

高報酬率的陷阱?(我眼中的市場真相)

我們一直堅持的市場假設、不切實際的模型、認知偏差、情緒弱點和毫無根據的信念……卻導致投資人不幸誤入歧途。傑克.史瓦格提供大量完整的歷史證據、以及健全的投資常識,直指原因出在很多受人尊敬的理論和模型其實是錯誤的。本篇只介紹「高報酬率的陷阱?」。

2000年初時,投資人若根據最近績效最佳為條件選擇基金經理人,很可態會選中投資組合風險最高的基金經理人,而不是選股能力最佳的經理人。因為採取謹慎投資策略,不參與投機狂潮的基金經理人績效則很不好(如當時的巴菲特,被嘲笑過氣了)。

1998年和1999年績效最佳的許多基金經理人,在2000年3月網路泡沫破滅後,都成了績效最差的基金經理人,而且整個科技股直到2003年前都呈現下跌走勢。

2003年到2007年中這段期間,高收益債券的信用利差逐漸縮小,表示資本利得提高了淨利息收入。那些使用最高槓桿和承擔最高信用風險的基金經理人,同時受惠於利息收入和資本收入,而不是選股能力好的經理人。後來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反而導致使用槓桿的人虧損加倍,所以承擔最大信用風險的避險基金在後來兩年的績效變得非常差。

投資陷阱在於,有時過往卓越的績效,其實反映的是較高風險這樣的負面特質,而不是經理人選股能力的正面特質。如果市場條件非常有利,過高的風險就不會被察覺和一開始造成卓越績效的是一樣的條件。投資人必須了解過往績效卓越的真正原因。

如同保羅.魯賓所說:「因為多頭市場而賺錢,和因為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很好而賺錢,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搞混了。」

檢視過往績效不能只看報酬率

假設有兩位經理人,看哪一位經理人的績效比較好?我們假設隱藏的風險不是問題,因此標準差是個合理的風險替代性指標。我們也假設兩位基金經理人的能力相當。如下圖:


許多投資人會選擇B經理人,原因是:「我願意接受較高的風險來換取更高的報酬潛力。」但是這個理由是理性的嗎?接著,若我們加入第三個投資選擇——將經理人A增加至三倍的槓桿,如下圖:


A經理人的槓桿投資現在不只是報酬率比B經理人高,風險也比較低。所以,就算是追求風險的投資人也偏好A經理人,使用槓桿倍數將報酬率提高到理想的水準。

你可以把風險想像成一個洞——洞愈深,風險愈大;然後,把報酬率想像成一堆沙。槓桿就是鏟子,可以把一些沙從風險個洞移到報酬的沙堆,因此提高報酬率的同時也接受更高的風險。如果風險層級比你能接受的還要低,那麼也許你就可以接受。

繼續以這個比喻來看,利用負槓桿(例如,選擇持有現金),也有可能將沙從報酬的沙堆移到風險的洞裡,因此降低風險也接受較低的報酬。這麼一來,就完全可以透過槓桿來進行風險和報酬互換。

一般投資人通常比較在乎的是酬報率,卻沒有考量到曝險會直接影響報酬。基金經理人將持有的部位加倍,的確可以讓報酬翻倍,但是承擔的風險也加倍提高。如果以為這種雙倍報酬率代表更好的績效,這是錯誤的觀念。把重心放在報酬率/風險比,就可避免這種謬誤。

結語
此篇文章也說明了,為什麼大部分投資人都只尋找高報酬率的投資標的,像是總是參加那些飆股社群,或只買進正熱門的股票。但後來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讓投資發生虧損。原因就是很少人,在投資前考慮到風險的問題。

其實,上過我的投資課的學員就會知道,我很少在課堂上介紹正熱門的股票,像是2019年介紹的零壹(3029),當時我買在34.6元;2021年介紹的中興電(1513),當時我買在48.3元;2021年介紹的融程電(3416),我買在75元。以及2022年我想介紹的八貫(1342)、安勤(3479)…等(因疫情停開)。

這些在當時都不是熱門股,財經媒體也很少報導。如同霍華.馬克斯所提到的,投資要成功,往往是要靠第二層思考。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