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不斷尋找全新的投資標的(精準狙擊成長股)

成長型投資著眼於尋找真正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公司,尋求資本利得的最大化。書中作者將以精準解釋這種積極主動的方法為什麼有效,並巧妙展現如何尋找成長型股票,構建成功的成長型投資組合。本篇只介紹「不斷尋找全新的投資標的」。

當你賣出一檔股票,就該去尋找另一支標的了。除了充實投資組合,也應該每隔1到3個月就重新搜索一次全部的股票。我至少會在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因為這時是大多數美國公司發布季度財報的最後幾個月。

我想在財報季開始時,完全鎖定最好的股票,並且一一放進我的帳戶裡。如果我發現有幾檔新股票的基本面變數非常出色,量化得分也非常高,我就會想在財報旺季前將這些股票都加入我的投資組合中。

當我查看持有的股票,發現評級已從A級降至B級時,我可能會賣掉這檔股票,用新發現的股票取而代之。雖然原先的股票可能仍然是好股票,但我會找到更好的股票來取代。這都是因為我決心在即將到來的財報旺季中,只鎖定那些最好的股票,並將之納入投資組合之中。

不妨這樣想想吧!如果你是棒球教練,面對即將到來的球季,隊上有個還算不錯的二壘手,更擁有0.250的打擊率,也載著像樣的手套。比賽時,他的表現不錯,可能不會拖累球隊,但是他現在年紀大了一點,也跑得更慢了一些,打擊率也略為下降,你還是可以湊合著用。

他是好人,已經在球隊待了一段時間,看到他離開,你可能會很難過。但是,當你發現可以用打擊率0.350、有擊出30支全壘打的潛力、跑得像風一樣快、守備橫掃全場的20歲超強球員來取代時……你猜怎麼著?今年你肯定會換上一名新的二壘手。

永遠不要愛上你的二壘手或你的股票。為了贏,你必須願意做出改變,納入那些新的、更強大的股票。隨著財報旺季的來臨,專注在數字上、對股票保持冷靜客觀,反而是更重要的事。財報季正是所有好事都可能發生的時刻。

獲利驚喜、獲利動能加速、分析師對收益進行正向修正等,都是財報季經常出現的狀況。我們選擇的隨時都可能大幅上調獲利報告並帶來驚喜,而我們已經討論過這些事件如何使股票長期平穩上漲。簡單地說,每個季度的財報旺季都相當於每支股票的審判日。

接著,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學習。我也持續研究市場,尋找有效的策略和新的方法,將我的原則應用到成長型股票投資中。這就是為什為閱讀《投資者商業日報》這樣簡單的事情,會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可能知道投資相關的所有事情,但要持續關心與注意、不斷研究和評估所有可能影響投資的事情。

因此,我認為大家必須不斷學習,也要嘗試新事物、新想法。每當我遇到非常自大的人,認為自己對股票市場無所不知,就知道他可能只是找到一個短期有效的變數,而且即將學到非常慘痛的教訓。股市比我所見過的任何東西都讓人謙卑,就在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時候,市場會讓你知道自己有多笨。

最後,時時刻刻留意那個沸騰的鍋子,也就是你的股票投資組合。請注意投資組合的變化,以及在市場和經濟周期中的位置,並隨時尋找新的、更好的股票來取代手上的持股。

我們的目標是在基本面和量化的基礎上找到最好的股票(量化機構投資者的買壓,會讓股票不斷上漲的標的),然後請繼續持有,因為它們不會過熱並消耗掉所有獲利。

結語

我會分享這篇文章,主要我也是這麼做的。每年第1季財報的公佈日(5月15日),我都會去買經濟日報,因為它會一次刊登出全部上市櫃的股票資訊。這時我會把「年增率」高的股票挑出來,並計算它的「未來一年偏低價」和「合理成長價」高不高。

接著,我會把本益比偏高(風險較高)的股票剔除,剩下符合的股票,我會去查詢個股的產業面,若是跟強勢產業相關的(例如,AI)就優先錄取。若資金面許可,我就會直接買進;若是手頭較緊,我會將手中較不好的股票賣出,換成今年找到的股票。

至於量化評估方面,我參考的是關鍵點記錄,但這對我來說是屬於「錦上添花」。若關鍵點記錄出現突破買進訊號更好,若沒有也沒關係,畢竟我是長期投資者。

最後要補充的是,我每年只有第1季財報公布時,才會做這件事。並不像此書作者每季財報公布都做。因為我們不是基金經理人,其實像這樣每年做一次功課,就夠你買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