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台灣2025年7月外銷訂單:連六紅

外銷訂單統計內涵包括業者接單後在國內生產及交由海外生產者,因此訂單生產後未盡全經由我國海關出口;114年7月訂單金額中有45.9%在海外生產,主要結果如次: 

一、外銷訂單變動 

  1. 與上月比較:7月外銷訂單576.4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7億美元或增1.5%,經季節調整後減2.7%。 
  2. 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增加76.1億美元或增15.2%,按新台幣計算增3.5%。 
  3. 累計1-7月與上年同期比較:1至7月外銷訂單3,782.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33.2億美元或增16.4%。


二、 主要貨品類別 

  1. 資訊通信產品:163.2億美元,較上月減6.8%,較上年同月增15.5%,受惠人工智慧及雲端產業應用需求強勁,挹注伺服器、網通產品、顯示卡等訂單成長;以接自美國增12.5億美元較多。 
  2. 電子產品:225.9億美元,較上月增7.7%,較上年同月增24.8%,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需求不墜,帶動IC製造、IC設計、記憶體、印刷電路板、晶片通路等接單增加;以接自美國增28.4億美元較多。 
  3. 光學器材:19.2億美元,較上月增0.4%,較上年同月增7.5%,主因背光模組、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成長;以接自東協增0.6億美元、美國增0.4億美元較多。 
  4. 基本金屬製品:18.9億美元,較上月增0.6%,較上年同月減12.6%,主因鋼市需求續疲,客戶下單保守,致接單減少;以接自美國減1.1億美元、歐洲減0.9億美元較多。 
  5. 機械產品:17.7億美元,較上月減4.4%,較上年同月增6.2%,主因自動化設備需求持續成長所致;以接自美國增1.1億美元較多。 
  6. 塑橡膠製品:14.8億美元,較上月增4.3%,較上年同月減10.3%,主因海外同業產能過剩,持續抑低塑膠原料接單動能;以接自美國減0.5億美元、中國大陸及香港減0.4億美元較多。
  7. 化學品:15.8億美元,較上月增8.5%,較上年同月增7.8%,主因石化產品下游客戶回補庫存意願增加,及藥品接單成長,加以上年基期較低所致;以接自中國大陸及香港增1.1億美元較多。


三、主要訂單來源 

  1. 美國:訂單204.9億美元,較上月增2.8%,較上年同月增25.4%,以電子產品增加28.4億美元或增41.6%較多。 
  2. 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10.4億美元,較上月減6.3%,較上年同月增3.6%,以電子產品增加4.3億美元或增7.5%較多。 
  3. 歐洲:訂單74.8億美元,較上月增11.8%,較上年同月增7.3%,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3.0億美元或增9.3%較多。 
  4. 東協:訂單97.0億美元,較上月增0.4%,較上年同月增17.5%,以電子產品增加10.3億美元或增41.2%較多。 
  5. 日本:訂單32.9億美元,較上月增4.0%,較上年同月增12.8%,以其他產品(遊戲機等)增加3.3億美元或增89.6%較多。 


四、綜合分析及未來動向 

  1. 7月外銷訂單576.4億美元,較上月增1.5%,較上年同月增15.2%,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續增,惟部分傳統貨品因需求疲弱,加上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抵銷部分增幅。 
  2. 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發酵,推升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續增,7月訂單分別年增24.8%、15.5%;光學器材因背光模組、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成長,年增7.5%。 
  3. 傳統貨品部分,受市場需求續疲,以及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年減12.6%、塑橡膠製品年減10.3%;化學品則因下游客戶回補庫存增加,加上藥品接單成長,致年增7.8%;機械產品因自動化設備訂單持續成長,年增6.2%。 
  4. 7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5.9%,較上年同月下降1.9個百分點,主因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廠商提升國內生產比重所致。 
  5. 展望未來,貿易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全球經貿表現,抑制投資及消費動能,惟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我國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不墜,加以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有助外銷接單動能穩定成長。 
  6.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8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7月份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2.3%,持平者占56.6%,而減少者占31.1%,按家數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0.6;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8.1,預期8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7月份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5.3、51.8及52.6。


※有關數據說明和資料取得請參考:台灣外銷訂單年增率(空手的勇氣)那篇文章中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