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2025.08.25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上周落幕,加上輝達「機器人新大腦」新產品即將登場,市場眾所矚目,周一概念股再度飆漲,工業電腦(IPC)挾帶缺工的智慧零售與智慧醫療,以及近期熱門的機器人、邊緣AI等題材,市場也關注事欣科(4916)的美國製造,漲幅均不俗,周一族群中維田(6570)、新漢(8234)收鎖漲停,宸曜(6922)亦強勢收場,而展望下半年營運,仍須面對缺料、匯率、第二季提前拉貨等影響,局勢動盪,挑股AI、機器人當道,預計相關貢獻將在明年起更加實際顯著。
在生成式AI、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的浪潮推動下,企業正加速導入AI解決方案,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速度。從邊緣設備即時推論,到資料整合與智能分析,已成為邁向智慧工廠的關鍵。截至2025年,邊緣AI與邊緣運算已成企業數位轉型關鍵。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指出,全球邊緣AI市場將於2025年達535億美元,2030年上看819億美元;IDC則預測2025年全球邊緣運算支出達2610億美元,2028年逼近3800億美元。成長動能來自即時處理、低延遲與資料隱私需求,帶動混合雲與邊緣協同架構興起。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眾家工業電腦廠商也有參與,包含IPC龍頭研華(2395)、凌華(6166)、新漢(8234)、宸曜(6922)、威強電(3022)等廠商,產品展出多以地端AI應用解決方案以及搭載NVIDIA Jetson Thor模組的機種以及自動化手臂、工廠自動化應用、視覺相關應用等,預估在邊緣運算應用越來越多元的情況下,營收占比將持續提升,有利於產品產業在營收及獲利狀況的表現。
研華以2025品牌宣言「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為核心,攜手生態系夥伴加速邊緣A隨落地應用。今年於台北自動化展中,研華將以「智聯未來,共創邊緣AI無限可能」為主題,展出聚焦人工智慧、智慧機械與智慧工廠三大領域,與夥伴共同推動邊緣AI應用於百工百業,實現產業創新與升級。
研華先前推出邊緣Ai及機器人應用產品,研華推出NVIDIA Jetson Orin Nano系列模組的Super Mode,應用於機器人中的對話式AI、物聯網的語音介面、即時翻譯、零售分析以及工業數據和視覺處理。而機器人方案為將旗下Edge AI模組(AOM)導入機器人,目前正於設計導入階段,預估年底將有較為明確的貢獻。研華邊緣AI營收占比,年底目標2成。
至於另一家IPC大廠樺漢(6414)今(2025)年上半年AI營收占比達11.5%,其中雲端約占35%、邊緣端則達65%;預估今年度AI相關營收占比目標達15%。
宸曜(6922)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以「Edge AI賦能 × 強固智造」登場,聚焦AI應用落地,展示邊緣AI如何驅動製造業升級轉型。現場將攜手多家系統整合夥伴,透過實機展示呈現AI在實際場域的應用成效,全面揭示AI加值製造的即戰力。宸曜看好AI將為智慧製造注入強勁動能,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凌華迎來30周年,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以「實現企業AI自主,掌握智控核心」為主題,串聯邊緣推論與實體AI,推出多元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協助產業夥伴掌握智控優勢,加速垂直應用落地。其中包括Edge AI & 智慧製造,AI賦能製造現場,驅動智慧品檢與製程數位化;機器人 & 智能顯示,智慧協作升級服務體驗,靈活部署創新應用。
LED廠富采(3714)今年首度與生態系夥伴、全球邊緣運算廠凌華(6166)聯手參加「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現進軍機器人自動化與次世代應用的能力。本次展出亮點包括Mini LED/Micro LED人機介面顯示器與自動化感測解決方案,鎖定高速成長的機器人自動化市場。
展會上新漢以七大主題呈現出集團多年來在AI應用領域的布局,以及如何提供客戶在AI軟硬體上的加值產品與服務,包括一站式AI功能安全機器人解決方案、AI+實時性運動控制方案、AI+企業戰情室2.0方案、AI+智慧藥櫃方案、AI+工業物聯網監控方案、AI+移動機器人擴增實境方案、AI+數位孿生Digital Twin共創方案。
至於面對工業現場日益分散且快速變動的挑戰,系統整合商(SI)不僅需要穩定的硬體設備,更仰賴能快速部署、彈性擴充並降低維運負擔的整體解決方案。威強電在台北自動化工業展以「打造韌性邊緣,簡化整合部署」為主軸,展示新一代軟硬整合平台,協助客戶強化現場運作韌性,協助系統整合節省空間、人力與維運成本,實現真正高效智慧化部署。
下半年旺季不旺?IPC各懷武功
針對基本面上,IPC受惠他國競爭同業少且產品客製化程度高,故因關稅轉單性低,加上多數採FOB(船上交貨)暫不受關稅影響,管控成本得宜,但各廠上半年仍受到匯率衝擊,獲利均不如預期,展望下半年營運,雖然關稅議題、匯率議題逐步趨緩,但第二季面臨提前拉貨而須待消化時程、記憶體和CPU等短期缺料問題,加上匯率造成基期影響,市場普遍認為獲利動能恐低於預期,大廠也紛紛擴大北美組裝產能。
研華上下半年營收比重,今年預估為49:52。目前庫存去化差不多,後續留意市場需求動能,其中自動化商機可望受惠缺工議題,戰爭因素推升軍工題材,儲能、機器人等趨勢同樣不俗。研華認為,第三季可望淡季不淡,營收可期,至於第四季仍需持續觀察。針對DD4停產影響,研華總經理蔡淑妍說明,DDR5更新時程恐怕沒這麼快,目前研華貨源第三季仍足夠,記憶體漲價也預估後續將趨穩。
機器人題材的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則認為,上半年拉貨動能需要消化,第三季訂單動能恐走緩,第四季下單才可能逐步爬升,故下半年可能不會比上半年佳,今年營運仍為審慎樂觀。產品價格上,林董也提到,因應紅色供應鏈,新漢部分產品也會由中國供應鏈代工,但嚴格兼顧自身品質,成本差距約2成,以提高競爭力。至於機器人眾所矚目,輝達動作頻頻,但新漢也認為,零件可能很快,但AI機器人仍需要時間,目前以出樣為主,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將是關稅時刻,預估真正量產須至明年下半年。
除了機器人、邊緣AI外,IPC廠仍有軍工、零售、半導體等題材,其中凌華(6166)看好美國、歐洲軍工市場,在ITAR認證下,無人機商機可期;融程電(3416)國防業務為歐洲市場的地面控制站(GCS),營收占比成長至15%,有望維持強勁動能,2026年營收占比有望達20%,獲利結構也將顯著好轉。
半導體方面,維田(6570)近期再度出手投資一家工研院技轉的半導體相關的公司,泓格(3577)的AI半導體測試訂單也持續帶來營運成長表現,振樺電(8114)半導體AI測試機台上半年出貨強勁,安勤(3479)新切入半導體Tier1客戶供應鏈,用於產線控制,明年可望出貨4000~6000台(板卡)。
最後智慧零售,受惠全球缺工議題,推升相關貢獻,尤其IPC廠大多已布局多年,成為廠商營運強勁動能,即使受到關稅、匯率、地緣政治風險,牽動企業投資意願,但該趨勢仍無法擋,機台更結合AI技術提高效能與競爭力,也隨著數據蒐集越顯重要,IPC主打客製化、整合型服務的優勢,設備需求提升,也彰顯工業電腦的角色將更加受到重視。
目前IPC業者則透過軟體開發及拓展新市場因應營運不確定性的提升,增加公司的競爭力。相關廠商如仁寶旗下IPC廠普達(6599)、艾訊(3088)、研華(2395)、飛捷(620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