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5年8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上升0.4(年增2.9%),若扣除食品和能源,月升0.3%(年增3.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包含了住、行食、樂、育和醫療保健,是產銷過程最後顯現出來的通貨膨脹數字,它是最受注目和最重要的一個,分析時最好扣除食品和能源,才能清楚知道是需求拉動型或是成本推動型,CPI出乎意料的變動,可能對股市和債券市場造成很大的衝擊。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2025-09-11 20:37
美國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達 2.9%,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創下七個月來最大升幅,月增 0.4% 亦高於市場預期且較 7 月加速成長。不過,在就業市場疲弱背景下,聯準會 (Fed) 下周料將啟動今年首次降息。投資人押注,通膨數據不會阻止貨幣政策轉向,但若物價壓力持續,未來降息步伐恐趨謹慎。
通膨升幅擴大 核心 CPI 符合預期
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數據顯示,8 月核心 CPI(排除食品與能源) 月增 0.3%,符合預期,年增 3.1%,與 7 月持平。
通膨上升主要由服務價格推動,尤其是居住成本和交通運輸。住房相關價格上漲 0.4%,包含租金與旅館住宿均走高。機票價格連續第二個月大漲,8 月飆升 5.9%,二手車與卡車價格上漲 1%,服飾、家電與新車價格亦齊揚。食品價格月增 0.5%,能源價格則上升 0.7%,其中汽油價格上漲 1.9%。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 8 月「超級核心 CPI」(即不包括房屋的服務業通膨) 較 7 月成長 0.22%,增速有所放緩;年漲幅自 7 月的 3.59 略降至 3.52%,7 月的升幅為 2 月以來的新高。
分析指出,川普政府推動的全球性關稅逐步滲透到物價端,企業先前消耗完庫存後,成本轉嫁效應正加快釋出。桑坦德資本市場 (Santander U.S. Capital Markets) 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Stephen Stanley 直言,「證據顯示與關稅相關的通膨還會來,雖可能需數月才完全顯現。」
降息在即 物價壓力恐限制後續空間
儘管物價數據偏強,市場普遍認為這不會改變 Fed 下周降息的基調。聯邦基金期貨顯示,交易員完全押注下周將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且年底前還有兩次降息的空間。
外界認為,就業市場疲軟是促使 Fed 轉向的主因。8 月以來,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遭大幅下修,初領失業金人數更升至近四年來高點。通膨若持續高漲,恐使後續降息步伐受限,但目前決策官員傾向先行提供支持,以防經濟走疲。
Fed 關注的另一核心物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權重上對住房影響較小。根據 CPI 與生產者物價 (PPI) 的最新數據,8 月核心 PCE 可能年增 3%,高於 7 月的 2.9%。分析師指出,這仍在可接受範圍,不足以動搖降息計畫。
※有關資料數據說明和資料取得請參考:主要的通貨膨脹指標(看準市場脈動投機術),的那篇文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