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一種股數分割與延後領取股利的概念。企業若仍須靠資金來維持成長,選擇透過股票股利的方式來跟股東承諾,下一年度可以提供更多的現金股利,以回應股東殷切的期盼。

就實質而言,股東本身並沒有因此得到任何好處。假設公司在第一年時獲利10,000,依據章程應該給予100%的發放相當於每股有1元的現金股利,則每位股東依此可獲得1,000的現金股利。此時公司有現金的需求,改將1元的現金股利改成1元的股票股利,依據股利的發放公式(新股份=原股份×(1+股票股利/10))發放股票股利後股東手上的持股變成(1000×(1+1/10))=1,100股。


透過上述的例子來說明,股票股利實際的作用類似給股東一張未來的支票。在這個過程,股東會有持股增加的錯覺,但從股權百分比的角度來看,企業發出股票股利時,表面上股東個人的持股總數增加,但每人所對應的總股權比例一就是10%,股票股利的發放並不會是只給特定股東而是所有股東等比例的增加,在此情況之下,每位股東的權利並沒有增加或減少。僅僅是帳上數字的變化。

但若隔年公司的盈餘確實等幅度的增加,可發放的現金股利仍為1元。股東可領取的現金股利則增加至1,100元。在實際的交易市場中,除權(發放股票股利)會依比例計算市價的減幅。例如:

除權前:
股價:100元
持股數:1,000股
市價:1,000×100=100,000元

除權後(發放1元股票股利& 0元的現金股利)
除權後新股價計算公式:(原股價-現金股利)/(1+(股利/股票面額))
除權後股價:(100-0)/(1+(1/10))=90.91元
新持股數:1000×(1+(1/10))=1,100
除權後市價:1,100×90.91=100,000元

從計算中可以了解到,發放股票股利的前後,僅持有市價本身沒有改變,其相對應的股權比例也一樣沒有改變。唯一的改變僅僅是帳面上的股數增加,故投資人領到股票時不用太高興,因為在實質上的投資部位並沒有任何的增加與減少。

但投資人對於股票股利本身仍充滿期待,主要在於企業發放股票股利時表示未來的經營有持續擴張的機會,這表示手上的持股的價值在未來有機會持續的上升,故願意放棄一時的現金股利收益來換取未來更大的利得機會。

結語
我個人覺得若產業為藍海,該企業為成長股時,該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比較好;若產業已飽和,該企業已非成長股時,若發放股票股利,因為股本增加,反而稀釋了盈餘,這時改發放現金股利則比較適當。

※參考資料股市大贏家!明牌藏在財報裡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