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邱建業/台北報導】2013.07.03 02:46 am
美商蘋果在日本、台灣等地申請「iWatch」商標,意味著iWatch即將開賣,亞洲品牌廠如日本索尼、南韓三星等陸續投入智慧手表,就連電腦晶片大廠英特爾也躍躍欲試,穿戴式裝置概念股再度受到矚目。
法人認為,穿戴式裝置所使用的零組件以現有手機供應鏈為主,包括蘋果及索尼的組裝夥伴鴻海、和碩、華寶、華冠;品牌廠宏碁、華碩;相關零組件廠正崴、洋華、兆遠、越峰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官員昨(2)日證實,蘋果iWatch已在6月3日向智財局遞件申請註冊,目前在進行審查前置工作。官員表示,一般商標註冊約要六到七個月的審查期,若需要補件,可能耗時更久,因此最快要等到今年底才可能審查通過。蘋果也在俄羅斯與墨西哥申請商標。
凱基投顧分析師徐振家指出,穿戴式智慧裝置近來引起話題,目前已開發或上市的產品大多是針對利基市場,由於定位在配件,必須與智慧手機有相當的整合,預料訂單仍以原供應鏈廠商為主,但其單價將較智慧手機低,對供應鏈的營收貢獻仍待觀察。
拓墣產業研究所長楊勝帆指出,國內代工廠在筆電、電視、手機等三大代工產品線都面臨困境,但有幾項「破壞式創新」浮上檯面,如智慧手表、智慧眼鏡等穿戴式科技可望明年起陸續發酵,到2015年達到最成熟,是代工廠應把握的機會。手機組裝代工廠華寶及華冠早已投入開發穿戴式智慧裝置,華冠兩年前成立新產品事業開發部,研發單位約35%人力投入開發智慧手表。
華寶也有30位研發人員開發穿戴式智慧裝置。華寶總經理陳招成表示,智慧手表若要取代手表,待機時間須較長,即使只是定期資料傳輸,電池也是一項考驗。以耐吉推出的運動手表來看,可看出針對特定族群設計的智慧手表,毛利率相對較高。
正崴看好穿戴式商機,已與多家品牌共同研發,公司預估,未來一年相關產品占營收比重10%,為正崴營收貢獻逾百億元。
【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繼日本之後,據傳蘋果也在台灣、墨西哥與哥倫比亞等地申請註冊「iWatch」商標,為蘋果進軍穿戴式裝置市場的傳言再添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