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誠信原則(積極型價值投資法)

此書作者為凱茨尼爾森,1994年投身投資業,如今擔任投資管理合夥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人,運用基本分析管理法人與散戶資產。此篇只介紹誠信原則。

2006年後半年房市開始惡化後,美國房產大享托爾卻說:「這我見過的情況都不一樣;沒什麼『總體經濟惡象』拖垮房市和經濟。」但銷售卻一路下跌。托爾是個聰明人,他打造出營收數十億的公司,是美國數一數二的建商,顯然他不是傻瓜,他只是有偏見罷了。

這一切攸關他的個人財富,所以他說服自己房市是歷經正常的榮景,拒絕相信其他理性者都能輕易看出的明顯論點,此外,他整個銷售團隊的任務就是說服潛在買家購買更大、更好的房子,托爾兄弟的業務人員必須回答潛在買家不斷問的問題:「我們正處於房市泡沫嗎?」你賣房子時不會告訴買家他們要買的是泡沫化資產。

同樣的,汽車業務人員可能告訴你的是汽車的實情,但你可能不相信他的話,因為他只想賣車給你。他不是壞人,但他可能需要養家。

對管理高層的話隨時都要抱著適度的懷疑。管理高層往往能言善到,信誓旦旦,這是經營公司的必要特質。但這些特質可能會蒙蔽我們,我們需要把他們人性化,剔除他們的成就、顯赫的頭銜與信心,褪去不會犯錯的表象。試著想像管高層穿著小丑裝,或任何可以幫你移除他人超人光環的東西。把管理高層當成一般人看待後,我們的常識篩選機制就能找出他們的偏見並加以調整。

我們如何判斷管理團隊?聆聽法說會,閱讀新聞稿與年報,和他們談談(如有機會的話),感覺一下他們是否對股東與自己誠實。為什麼要對他們自己誠實?因為要認清問題,需要先願意對自己坦承有問題存在。

優秀的管理團隊會對自己與股東坦然承認犯下的錯誤,試著另以解決,但有些管理高層則是在掩飾真相,不管是無心或欺騙的,或許他們清楚問題所在,但無法解決,所以選擇對投資人羅織另一套說法。

每位經理人都會犯錯,畢竟他們也是凡人。但是能否坦承自己有錯往往是好壞經理人的差別所在。

所以投資人平常需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自己做研究,注意股市分析師的看法,但不要盲用跟隨。分析師有時候也會出錯,畢竟他們也是凡人。
  2. 聆聽管理者怎麼說,並和事實互相比對,常識告訴你什麼?
  3. 管理高層受到蒙蔽或無法發現眼前問題時,快點賣出!

結語
巴菲特說:「我犯了很多錯:未來,我只會犯更多錯。那是遊戲的一部分。 只要確定做對的部分,能彌補做錯的部分就好了。」巴菲特總是公開自己的錯誤。這得歸功於他長年的投資伙伴查理.蒙格,讓巴菲特能「研究他人錯誤的價值,而不只是看到別人的成功」。

查理.蒙格注重的是「認錯」行為的背後心態,他認為「會公開承認錯誤的經理人,較有可能改正錯誤」。巴菲特認為,用人要看3個特質:誠信、聰明和活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如果沒有誠信,另外兩項特質會毀了自己。那些愛欺騙投資人的經理人,一定無法真正管理好一家公司,因為「公開欺人者,必定也會自欺!」。

我都會注意觀察企業負責人對公司經營的看法,有些公司的經理人真的很誠實,不但公開說本季業績不會太好,連下一季業績也會先公開的說不好(我心理會給他按個讚),完全不會擔心市場因他的言論而賣出該公司的股票。

我特別喜歡這樣的公司負責人,因為當他開始說公司業績本季會很好,而下一季業績也會很好時,可信度特別高,你通常不用等之後的每月營收報告,就可先評估是否要買進。

特別舉一下去年的例子,範例:揚智
揚智(3041)在去年(2012)法說會交出優於預期的首季財報,今年(2012)第1季每股賺0.91元,但卻對第2季提出保守看法,預估獲利將下滑,每股盈餘估0.68元。

揚智今年(2012)第一季每股賺0.91元,非常亮眼,若該公司沒說第2季的預估數字的話,從成長力資料中輸入今年預估EPS為3.65(0.91*4),得出的預估成長率和合理成長價如下:
  • 預估成長率63%,合理成長價為92.4元。

但該公司很誠實的指出第2季每股盈餘估0.68元。所以在成長力資料中重新輸入今年預估EPS為3.18 ( (0.91+0.68)* 2) ,得出的得出的預估成長率和合理成長價如下:
  • 預估成長率42%,合理成長價為62.04元。

雖然揚智在4月23日法說會後,股價就從五十幾元,一路下跌到三十幾元(因為當時股價已經逼近合理成長價(62.04),且又看壞後勢),但公司並沒有意圖操控股價,因為在第1財報非常亮麗之下,若有心人士想操控股價的話,大可說出公司今年展望不錯的官方屁話,在第2季之前在逢高出脫。

像這樣誠實以告的公司,投資人應該記在心裡,因為以後無論該公司發布的好消息或壞消息可信度就很高,可大大降低投資該股上的風險。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