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億富翁在庇護島上舉辦了一場宴會。知名作家寇特.憑內果在宴會上告訴他的好友約瑟夫.海勒,宴會主人(一個避險基金經理人)一天所賺的錢,比海勒靠那本暢銷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還多。海勒說:「這話沒錯,但我擁有他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夠了』。」
夠了。簡單的兩個字,讓我震撼不已,首先,我發現自己這一生,的確活得非常、非常足「夠」;其次,海勒說得再正確不過了,對社會很具關鍵性的一群人來說(包括那些最有錢、最有權勢的人),似乎永遠沒有夠了的一天。
不懂得「夠了」的道理,讓我們的人生中偏離了正道。我們在錯誤的方向上奔跑。我們經常在瞬間即逝、終究毫無意義的祭壇前俯首跪拜,卻不知珍惜利益計算以外的永恆事物。
當投資人的「看法」(反映在短期的股價上)大幅背離「現實」(也就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兩者的距離若要縮短,一定是往現實的方向趨近。想要反其道而行,是不可能的事。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事界裡,建立企業的價值雖然很難,但長期來說卻是很值得的。然而,每當股價和企業價值的差距越拉越大,泡沫開始形成,大多數的股市參與者似乎都預期,企業很快就會趕上股價,而不是倒過來。
這就是投機心態對投資人產生的影響(還可賺更多)。儘追投資人已經不去考慮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機率,但投機心態還是促使他們,連「必定」會發生的事情的機率,也不去考慮了。然而,到了某個交易日,比方說,1987年10月19日吧,真正的市場會再度展現威力。那天道瓊一天跌掉508點,跌幅將近25%。
同樣的看到那些CEO執行長的薪資組合中,股票選擇權占了很大的比重,對於這種把執行長薪資與股價掛鉤的做法,我非常不以為然。我覺得要獎勵執行長的表現,以企業的內在價值來決定,比用容易變動的股價好得多。
比方說,我們也許可以根據企業的盈餘成長、現金流量、股息成長率來決定執行長的薪資,我們也可以用「相較於同業、相較於全體企業的資本報酬率」來決定執行長的薪資。不過,這些指標必須涵蓋較長的期間才行。此外,唯有超過某種要求報酬率,才能給執行長發獎金;想達成要求報酬率,公司的報酬率就必須超過資金成本。
企業會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的內在價值,也就是:不斷提高生產與服務的能力,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東西,與其他企業一較高下,發揮創業精神,在變局中找到賺錢機會。企業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也可以替投資人帶來財富。如同巴菲特所說:「長期來說,股東所累計賺到的錢,一定等於波克夏公司在經營上所賺到的獲利。」
物慾太多,人文太少
就我記憶所及,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多虧了很多偉大的真理。
有時候,我是從大家都能想像到的來源,例如研讀古希臘哲學思想、聖經、莎士比亞的劇作,領悟這些真理;但很多時候,這些真理卻會出自你我想像不到之處。
聖經傳道書說:「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因為『時間』與『機會』。」
1950年,我那年的暑假打工是採訪新聞,有一次我被派到消防站採訪火警新聞,當時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於是決定不去採訪,等消防隊員回來後,再向他們打聽詳細情形就好。但是改我稿件的人問我一個簡單問題:「伯格,那棟房子是什麼顏色的?」我回答:「我馬上過去看。」我為我的行為感到慚愧,從此,說到抄近路,讓我更加排斥和討厭這麼做(投資也一樣)。
荷馬、索福克里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維吉爾,再到但丁、莎士比亞、法蘭西斯.培根和約翰.彌爾頓等。這些人全是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們以堅定的態度清晣地表達他們的觀念,這些觀念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
其中啟蒙時代價值觀的最佳代表人物,就是班傑明.富蘭克林。他是開國元勳、籌畫家、政治家、科學家、哲學家和作家。其智慧之高也是人盡皆知,不管放在哪個時代來看,他這個人都很厲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根本比不上。他的成就不只這些,他還創辦了一家圖書館、一所中學、一所大學、一家醫院和一個學會。
富蘭克林說:「現實中,我們最難抑制的情緒是驕傲。儘管設法掩飾,竭力與它鬥爭,打壓它、扼殺它、克制它,但它仍然存在,而且不時出現;即使我以為我已經完全將它克服了,我可能又會自己的謙遜而感到驕傲。」在我們這個重視光鮮亮麗的外表、名氣和金錢的時代,很多人早就不再關心這件事。
如同威廉.帕森斯所說的:「好商人,他願意冒風險,但他不會把別人託給他保管的財產,投入高風險的事業中。他會小心地避免浪費,他的生活很簡樸,為人很低調。他不僅是商人,也是一個人,他會提升他的心智,耕耘他的心地,塑造他的品格」。
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心智來說,我每天都努力提升我的心智,我會看書、反省,我會虛心檢討我那些根深柢固的信念;我還會把每一天發生的大事記下來。
在這個資訊超載、重度倚賴電腦的時代,我很擔心的是,我們已經忘了過去那些曾經引領我們前進的古老真理。
新約聖經,聖保羅說過:「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裡,教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
如果你知道何謂「夠了」,那你很快就會發現你離「夠了」有多近。
賺到合理報酬的唯一方法
我在喬治城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我是這麼說的:
- 如果你們進的是金融這一行,就要把眼睛睜大一點。你們得認清楚,企圖從客戶的身上榨取價值,日子一久,就會越來越難榨取,最後,會玩火自焚。華爾街有句老話,錢是沒有良心的。這句話固然沒錯,不過也別因為聽信了這句話,而泯滅了自己的良心,也別因為這句話,就改變自己的行為和人品。
- 你們想儲蓄退休老本而開始投資,那麼,你們一定要記得:把金融體系所榨走的費用降到最低。也就是說,你們應該投資美國與全球股市的指數型基金,也就是像我們先鋒集團這樣的基金。沒錯,這個建議的確符合我的利益,但這是唯一可以確保你們能夠從金融市場賺到合理報酬的方法。
- 不管你們日後進哪一行,你們都得努力擁護那一行的專業價值,也就是:永遠都要把服務客戶,當做最首要任務。今天,這樣的傳統專業價值觀,正快速的瓦解中。此外,不要漠視你所屬的社區、國家和世界的「多數人利益」。誠如威廉.賓所言,「我知道我只能活出生命一次,因此,如果我可以向其他同行生命路的人顯出任何恩慈,或做出任何善行,讓我現在就去做,不推辭也不疏懶,因為我不能在這路上再走一次。」
結語
偉大的投資大師,其實每個人文素養都非常好,但現今什麼事情走向專業化,連做學問也一樣,漸漸形成如查理.蒙格所說的「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大多數人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型來解決問題,而其思維往往只來自某一專業學科;但你必須知道『各種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才能洞察問題本質。」
巴菲特說:「商業界用貝它值的理論來判斷風險,但其實貝它值生無法分辦生產玩具石頭或呼拉圈這種單一產品的玩具公司,以及生產大富翁遊戲和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它們之間的內在風險有何不同。但是,只要對消費者行為及形成長期競爭優勢或劣勢的因素能了解,一般投資人都能分辨出其中風險的差異。」
如果投資人不多看書充實自己,只想抄近路聽信那些理財專家的口沫橫飛,當理財專家成了槌子,你就會被當釘子敲。
※有關知識的統合的文章,請參考:交叉網投資理論(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