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管理成本(巴菲特的第二專長)

從本書,你可以學到兩件事:(1). 巴菲特如何管理旗下的88位CEO、(2). 如何能成為巴菲特想要的人才。本篇只介紹管理成本。

「真正優秀的企業主管,不會一大早醒來告訴自己『今天我要努力降低成本』,因為這樣說形同早上醒來時才決定要練習呼吸一樣。」——巴菲特

利潤是企業的生命線。無利可賺的公司會邁向敗亡。而企業賺取利潤的唯一途徑,便是產品的成本得低於售價。兩者之間的差額稱為利潤。沒有其他辦法、方程式可以賺錢。你要嘛就是獲利,不然就是沒有。如果你不賺錢,那在業界也待不了太久。如果你的獲利非常豐厚,這樣的錢不光是足夠謀生而已——還足以讓你致富。

身為企業經理人,我們有兩大目標:激勵我們的銷售團隊,竭盡可能以最高的價格賣出最多的商品,並鼓勵製造和採購團隊,竭盡所能以最低的價格生產或收購要賣的產品。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兩個條件都得兼顧才賺得到利潤。壓低成本的任務是最重要的,因為產品的定價就是取決於此。成本壓低,我們才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產品,這樣產品會更受歡迎,更易於出售。

若要判斷公司經理是否具備「成本意識」,可觀察他們怎樣看待狀似微不足道的成本。巴菲特說:「如果主管不注重細節,那他們對比較重要的事情可能也是如此。」他喜歡講羅斯納的故事——聯合棉花公司的老闆羅斯納非常熱衷壓低成本,甚至還曾一度清點捲筒衛生紙的張數,以確定供應商沒騙他。

巴菲特也喜歡講述首都城市通信公司執行長莫菲的事蹟。莫菲非常具有成本意識,當公司油漆他的辦公室時,他留下後牆不漆,因為沒有人會看到。湯姆認為公關和法務部門都是浪費的開支。他認為未來若是公司需要這些服務時,只需低廉的成本可請自由接案者承接,而且成本只有養這些部門的一點點。當他把首都城市與美國廣播公司電視網合併時,第一件事就是撤除後者的私人用餐室。巴菲特非常欣賞莫菲。

成本削減的公式的另一個層面,則是涉及個人儲蓄。如果我們的稅率落在百分之四十的區間,我們得賺十美元,才有六美元可用。所以如果我們降低生活費用六美元,其實等於賺十美元和省下六美元,然後可以進行投資。正如富蘭克林說的:「如果你懂得怎樣量入為出,那你就具備點金石。」點金石是煉金術把鉛煉成的一種工具。巴菲特年輕時便熱衷於壓低生活成本,這是為什麼他早就成為百萬富翁,但多年之後開的車子依然是部老金龜車。他開便宜的車子,把省下來的錢拿去投資,讓自己更富有。

這兒的重點是:巴菲特尋覓管理人才的時候,要的是把「成本意識」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的人,而不是在公司開始分崩離析的時候才想到要縮減成本的人。降低成本是我們提升公司獲利和個人財富最快、最簡單的方法。而這也是致富最容易的途徑(談到賺錢,「容易」絕對是件好事)。

結語
投資人平常買東西時,常會比價錢看看哪裡比較便宜。但買股票時,卻很少花費相同的時間去研究價值和上漲的機率。以致於平常省下的錢,都在投資上賠掉了,反而得不償失。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