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發放股票股利,何時對你有利,何時對你不利?

發放股票股利的根本目的是要調和企業經營團隊兩個彼此衝突的目標:報答股東與擴展企業規模。不過,這兩個目標雖然都非常值得讚許,不過卻是彼此排斥的,因為企業通常是以發放利潤的方式報答股東,但要擴展企業規模,卻必須留下利潤。

現金股利
我們要了解「股票股利」前,一定要先了解現金股利。投資大眾給予現金股利率非常高的評價,如果家企業的盈餘展望非常類似,那麼,發放較高的現金股利的公司通常擁有較高的市場價格,也就是說,證券投資人會比較偏好發放高現金股利的公司。

人們希望企業分配利潤的理由,是基於其他更健全的理論基礎。畢竟投資的主要與根本目標就是要取得定期性收益。投資人期待優質普通股能發放與它們的盈餘與內含價值相提並論的現金股利,這樣的期待不僅根深蒂固,而且可說非常合理。

股票股利
股東既要收益,也希望獲得資本增值,但通常他在某一方得到的愈多,透過另一方實現的利益就會愈少。企業定期發放股票股利的作法似乎非常高明,不僅給予股東約當於定期收益的股利,但公司本身又能留下現金,滿足擴大營運規模的需要。換句話說,股東「有吃到蛋糕」,但公司卻依舊保有這塊蛋糕。

對於股票股利,我們不能把分割視為一種收益,而應將之視為資本的重新調整;這種作法的實際目的是要讓一檔股票的市場價格降低到較為合宜的水準。然而,大致上來說,大規模且不常發生的股票股利算是一種非標準化的分配政策,這種非標準化的股票股利最常引來批判。這種股利的核准時機和金額都很主觀,而且通常會對市場價格引發不必要(經常是)、突發性且不成比例的影響。

原因是,股利政策有時候會引發無謂的刺激,導致股價過度反應未來的可能進展,而讓原本已經趨向投機的火焰變得更加旺盛。因為如果股價上漲,(股票)股利的價值也會等比例上漲。因此,不管這種股票的價格達到什麼水準,從股利的觀點而言,它永遠顯得吸引人。

何時對你有利,何時對你不利?
所以股票股利,它不是用來賄賂,也不是毫無目的的表態,而是對股東合法權益與股東期望的一種有效認知。如果一家公司的當期盈餘是每股3.5元,那麼它發放5元的股票股利就值得受公評。因為股票股利的多數價值將來自原本流通在外股票價值的降低,姑且不論攻擊和技術層次的辯護,這種政策的致命缺點在於過於難以捉摸。表面上來看,有違投資人的常識判斷,而且賦予企業過大的空間來迷惑與誤導投資人,所以,對投資人來說,這樣的股票股利政策並非全然安全。

因為不穩健的股票股利政策,會導致股票數量持續增加,最後達到極端「笨重」的水準。

當獲利被自願保留在企業時,絕對沒有理由不針對這些盈餘發行股票,因為這些資本化盈餘一樣能夠獲取利益,同時也將能像原始資本一樣,發放現金股利給股東。如果這個程序最終達到不得不停止的地步,一定是因為企業已無法再找到能創造利潤的再投資機會。而到這個時點,企業就應該將盈餘以現金的模式發放給股東,不能再讓盈餘回流到企業。

如果企業必須保留盈餘,但卻又無法將這些盈餘安全地予以資本化(亦即沒有把握利用這些盈餘提高未來的獲利)那麼,這些盈餘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盈餘,只能將之視為用來進行良性汰舊換新或因應其他隱性損害的必要準備金。

企業顯然需要一套包含明確標準的穩健作法來處理定期發放股票股利的事宜,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標準可依循。在這些標準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發放股票股利的當期價值應該低於被用到再投資的盈餘,這樣才是符合保守原則。

結語
個人覺得,每當股東會突然宣佈加發股票股利時,通常會使得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但投資者最好想一想,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除非該公司是一家成長型公司,預計每股盈餘會大幅成長),對於非成長型公司,我寧願它發放現金股利就好。所以每當一家公司宣佈發放股票股利時,我都會評估(利用成長力資料)該公司今年的盈餘會不會高過去年,若會高過去年(表示填權息機率高),我才會參與除權息,否則我大都會賣掉,賺取股價的價差。

※參考資料巴菲特是他教出來的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