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裡,傅利曼夫婦要談的是經濟與人性自由的關係、市場的力量,還有政府權力擴大將會侵吞人們的自由和財富。出於一片好意的計畫,一旦有政府介入成為中間人,往往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本篇只紹介「鑑往知來:剖析1929年經濟危機」。
早期的聯邦準備制度
1914年底,歐洲爆發戰爭後幾個月,聯邦準備制度開始運作。設立聯邦準備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作為避免銀行恐慌和促進商務的工具;其次是作為政府的銀行。聯邦準制度在戰爭的年頭,展現了它的力量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尤其是在美國參戰之後。
和之前(以及之後)所有的戰爭一樣,為了籌措軍費,印鈔機總是轉個不停。但是有了聯邦準備制度,才能用比以前複雜和微妙的方式做這件事。當聯邦準備銀行拿聯邦準備鈔券,向美國財政部購買債券,財政部手上便有錢可以應付支出。這種時候,他們在某種程度內使用了實際的印鈔機。
但聯邦準備銀行購買債券的主要方式,是貸記財政部在聯邦準備銀行的存款。財政部買東西時開出的支票,是用這些存款支付的。收到支票的人,將支票存入往來銀行,這些銀行又把它們存進聯邦準備銀行,財政部在聯邦準備銀行的存款轉到商業銀行,使它們的準備增加。
準備增加,商業銀行體系便能擴張,當時大多是自己去買政府債券,或放款者給它們的顧客,讓他們有能力購買政府債券。輾轉繞了這麼一大圈,財政部得到創造的貨幣,能夠支付戰爭的費用。但是這種貨幣數量的增加,大多是以商業銀行存款增加,而不是通貨增加的形式出現。這個過程微妙的地方,在於貨幣數量增加勢必會帶來通貨膨脹,卻用圓滑的操作掩飾實際發生的事,減輕或推延民眾對通貨膨脹的憂慮。
聯邦準備制度的鼎盛時期,無疑出現在20年代其餘的時間。那幾年內,它確實發揮了擺輪的效果,當經濟綻露搖搖欲墜的跡象,它會加快貨幣成長的速度,並在經濟開始更快速擴張時,減緩貨幣成長的速度。它並沒有阻止經濟的波動,卻確實使波動趨於緩和。此外,它的做法相當公正持平,所以避開了通貨膨脹。貨幣和經濟環境穩定的結果,是經濟快速成長。
20年代的成功,主要應歸功於班傑明.史壯這個人。聯邦準備理事會一位成員形容他是「天才——銀行家的漢彌爾頓」。史壯去世後,聯邦準備制度內部展開權力鬥爭,導致聯邦準備制度四分五裂,陷入猶疑不決和僵持不讓的局面。
這場權力鬥爭影響深遠,結果是——那時沒有看得出來——權力開始從私人市場大步加快移轉給政府,以及從地方和州政府移轉給華盛頓。
經濟大蕭條來襲
一般認為,經濟蕭條起於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紐約股市崩盤那一天。之後股市屢見起伏,1933年的股價只及1929年令人目眩神迷水準的六分之一左右。
史壯領導下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幾乎已經對各種情況養成反射動作,遇到崩盤,立刻自行行動,買進政府發行的證券,從而增加銀行的準備,以緩和股價大跌的衝擊。這種做法,有助於商業銀行提供額外的貸款給股票上市的公司,並且向它們和受崩盤不利影響的其他人購買證券,而對震撼起緩衝效果。
但史壯已然過世,理事會希望唯我獨尊。它不再積極擴大貨幣供給超過平常的數量,以沖抵經濟萎縮的影響,而是任令貨幣數量在1930年一整年緩緩下降。股市崩盤餘波盪漾,加上1930年貨幣數量逐步下降,兩者合力影響下,造成相當嚴重的經濟衰退。
銀行業的危機
但最糟的日子還沒來。1930年秋之前,經濟萎縮雖然嚴重,卻沒有一家銀行的經營陷入困境或者發生擠提。然而,當中西部和南部一連串銀行倒閉,民眾對銀行信心不足,而開始將存款轉為現金,這次經濟衰退的特質便急遽變調。
由於美國銀行體系是採取分權式的結構,加上聯邦準備制度的政策是允許貨幣存量下降,以及不大力因應銀行的倒閉,所以一連串小銀行倒閉,遲早會造成其他大銀行發生擠提。影響終於蔓延到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1930年12月11日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日子。這一天,合眾國銀行關門大吉。
紐約合眾國銀行雖然是一家普通的商業銀行,名稱卻令海內外許多人以為它屬於官方銀行。所以它的倒閉,是對信心特別嚴重的一擊。對整個國家來說,影響更為深遠。全國各地的存款人擔心存款不保,而加入稍早前已經展開的零星性擠提行列。銀行大量倒閉——單單1930年12月那個月,就有352家銀行倒閉。
1932年,受到國會強大壓力,聯邦準備終於在公開市場大量購買政府債券。就在有利的影響開始感受到的時候,國會卻休會——聯邦準備又立刻終止它的計畫。
這個可悲的故事,最後一段插曲,是1933年的銀行恐慌,而且又是由一連串的銀行倒閉引起的。我們對胡佛在他的回憶錄中說的一句話深有同感:「我得到的結論是,它(聯邦準備理事會)是國家在危急存亡之秋,不能倚靠的柔弱蘆葦。」
整個算起來,從1929年到1933年四年內約一萬家銀行,因為倒閉、合併或清算而消失。貨幣總存量也同樣急遽萎縮。1929年,民眾持有3美元的存款和通貨,1933年剩下不到2美元——貨幣崩潰的幅度,前所未見。
事實與解讀
貨幣崩潰是經濟崩潰的因,也是果。它大半源於聯邦準備的政策,而且無疑使得經濟崩潰遠比原來的可能發展還嚴重。但是經濟崩潰一旦啟動,會使貨幣崩潰更惡化。在比較溫和的衰退中,本來可能是「好」貸款的銀行放款,到了嚴重的經濟崩潰階段,就成了「壞」貸款(變成呆帳)。借款人無力履行債務,會削弱銀行的體質,進而增添存款人開始擠提的誘因。
企業倒閉、產出下滑、失業增加,所有這些,都助長不確定性和恐懼。把資產轉換成流動性最高的形式(金錢),以及最安全的金錢(通貨),會成為一種普遍的願望。經濟體系的「回饋」,是無所不在的特色。
1929年、1930年、1931年,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一再敦促準備制度在公開市場大量買進。這是準備制度應為而不為的關鍵行動。紐約銀行的建議遭到駁回,不是因為方向錯誤或者不可行,而是因為準備制度內部的權力鬥爭,其他聯邦準備銀行和華盛頓的聯邦準備理事會都不願意接受紐約的領導地位。
1929年的經濟危機,繼續推廣一個迷思,也就是私人經濟是不穩定的,政府需要更多權力,才能抗衡自由市場內在不穩定。這種轉變的一個象徵,是聯邦準備理事會從美國財政部大樓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搬到憲法大道專用的希臘神殿式華麗建築中(後來又增添龐大的結構)。可是它在1929年經濟危機的表現讓我看到事實真相是經濟不穩定的主要禍首。
結語
柏南克曾經提過,請參考: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5/01/how-the-fed-flubbed-it/383496/
以下是部分內容google的網頁翻譯:
2002年11月8日,在米爾頓.弗里德曼(即此書作者)90歲生日之際,伯南克請了一天假,從他的工作作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州長。逃避美聯儲的華盛頓堡壘的大理石走廊,他到芝加哥大學致敬偉大的經濟學家,特別是他對大蕭條的工作。「你說得對」,伯南克承認,暗指弗里德曼的結論,即美聯儲的愚蠢緊縮政策一直負責20世紀30年代的駭人聽聞的艱辛。
「我們做到了。我們很抱歉。但是由於你們,我們不會再這樣做。」
美聯儲努力吸取歷史教訓,2008年金融危機後,伯南克再次推出寬鬆刺激。雷曼兄弟倒閉後,伯南克推出三輪量化寬鬆搶救美國金融,在貨幣政策上更加積極,推出量化寬鬆債券購買,降低長期利率來刺激美國經濟。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伯南克就是為了恢復美國經濟增長與充分就業。
但於量化寬鬆(貨幣數量增加)勢必會帶來通貨膨脹,所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才說將在通脹率達到2%目標時,考慮升息。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