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股票投資(不確定的世界)

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我們將無法自外於重大變遷與議題的核心。關於金融危機成因、九一一攻擊後經濟情勢、小布希執政後的經濟政策、當前市場觀察等, 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提供了深具參考價值的看法與分析,值得所有關心相關議題的讀者深思。本篇只介紹「股票投資」。

我也開始更注意股市,以有限的方式,運用家父具有濃厚分析性質的投資方法,這種方法是葛拉漢在《證券分析》一書中所寫的方法。葛拉漢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有個叫巴菲特的學生,這本經典之作是他在1934年跟陶德合撰的。

葛拉漢和陶德認為,股市在短期內是「投票機」,反映情緒和流行居多,比較少反映理性;但是長期來說,股市是種「秤重機」,根據盈餘展望、資產、風險和其他基本因素,評估證券的價值。

他們認為,你應該只從事長期投資,而且只在股價低於這些因素所反映的基本價值時投資。家父用這種方式分析證券,希望以長期持有的方式投資,如果只過了幾年他就把股票賣掉,這表示出了些問題,或是這檔股票已經漲得太高,嚴重高估了。

今天我更堅決相信,這是投資股票唯一的方法,你應該像考慮整體企業的經濟價值一樣,分析個股的經濟價值。不論是鋼鐵廠或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價值都是公司未來預期盈餘經過風險調整,再經過財務報表中隱藏資產等基本因素調整後的現值。長久之後,股價會反映這種經濟價值,但是價格可能在很長的期間裡,嚴重背離這種價值。

投資人似乎經常忘掉這種現實,結果可以預測。在2000年與2001年網路公司與電訊公司崩盤前的一段時間裡,很多人因為跟風,而非認真評估價值,在崩盤中蒙受驚人損失。另一個獨立卻相關的重點是:最大的機會經常在於逆勢操作。

葛拉漢與陶德的思維方式,符合我在哈佛學到的懷疑論。深入研究市場,設法找出價格不能反映當前市場看法的證券,對我很有吸引力。有一個久經證實的學術理論認為,市場具有效率,表示股價已經充分考慮所有跟這檔股票有關的已知資訊與判斷。從這種效率市場理論推斷出的說法是:沒有人能長期打敗市場。

但是我在華爾街這麼多年所見到的一切,以及很多較新近的財務理論都指出,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根據定義,大多數投資人,甚至大多數專家,都不能打敗市場。但是有不少人靠著更好的分析、判斷與更嚴謹的紀律,卻能打敗市場。

理性的答案,跟我在哈佛開始培養的質疑與重視機率的心態有關。1975年時,另一家公司的同業朋友說明一筆他認為萬無一失的投資,他大量購買安納康達礦業公司的股票,希望打進銅礦業的柯連恩公司也在同時買進安納康達。

我同意這位同業的看法,認定提議中的案子極可能順利完成。我不相信確定的事情,只相信機率,我做了龐大的投資,在案子極可能完成的情況下,高盛可輕易吸收因此造成的潛在虧損。然而案子還是出了問題,反托拉斯問題破壞了這件併購案,交易破裂,我們承受了龐大虧損。我的朋友也承受了令人難接受的重大虧損,最後丟了工作。

我的分析方法起源於自己的基本性格、戴摩斯探討哲學的方法與我在哈佛大學的經驗,也起源我在紐約跟李福柯的辯論,以及哈佛法學院的校風。套利跟哲學一樣,你必須分析,尋找分析中的漏洞,獲得站得住腳的結論。

然而,在哲學領域中的嚴格分析可能已經足夠,在套利業務中卻不夠。套利好比決策,你也必須採取主動,即使你的資訊不完全,你的問題不能全都得到答案,你還必須決定:我應該做這筆投資嗎?開始時你得探索問題,最後必須接受其中一些問題沒有完整答案、甚至根本沒有答案的狀況。你必須承受風險。

所有投資都一樣,如同我老闆李維對著我吼說:「不要以為!找出事實來!」。

結語
有關股票價值評估,讀者可參考另一篇文章:巴菲特的企業價值評估法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