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巴菲特揭秘財富帝國的基石:保險業務

北京新浪網 (2015-03-06 21:22) (立悟/編譯)

今年是巴菲特執掌波克夏50周年,他在2月底公布的2015年股東信中闡述了他財富帝國的基石:保險業務。為什麼是保險業而不是其他行當,這個行業有什麼魔力?讓我們聽聽股神的解釋吧。

簡單來說,保險業就是銷售承諾。客戶現在付錢,保險公司承諾如果未來某件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就向客戶付錢。公司介入保險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獨特的金融特性。保險公司可先收取保費,然後支付賠償金。在極端情況下,比如工傷賠償,保險公司支付的持續過程可能會數十年之久。這種先收錢後賠錢的模式可讓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現金,也就是所謂的浮存金。

公司可利用浮存金進行投資並獲取收益。儘管個人保單處於不斷變化狀態,但浮存金的整體規模通常會和保費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因此長期看,我們的業務和浮存金都保持持續增長。我們公司浮存金的規模,已從1970年的3,900萬美元,增至2014年的839.21億美元(增長的倍數是2,150倍)。

儘管保險浮存資金的所有權並不在公司,但我們卻將其投資來為波克夏創造盈利。儘管浮存資金的營收和規模並不納入波克夏的盈利,但龐大浮存資金的存在卻可使我們持有大量資產並產生可觀投資收益。此外,保險業務的特性決定了我們擁有的現金資源肯定可滿足短期的償付需求。這個優勢是波克夏長盛不衰的關鍵。

保險業是公司核心業務。1967年以來,保險業一直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關鍵引擎。當時我們以86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國民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和國民火災及海事保險公司(National Fire & Marine)。這次收購對於公司意義十分深遠,雖然過程十分簡單。這筆交易是波克夏最成功的一筆交易,至今為止國民保險公司的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凈值達1,110億美元,超過了全球其他任何一家保險公司。

除了龐大浮存資金可產生投資收益,如果我們的保費收入超過了費用和最終償付金的總額,我們將獲得承保利潤,這加大了保險浮存金產生的投資收入。當獲得這種利潤時,我們喜歡使用這白賺的錢,更棒的是這讓我們獲得額外收益。

道完為什麼保險業是自己財富的基石,巴菲特也點出了自己經營保險業務的秘訣:

我們在避免風險上遠比其他大型保險公司要謹慎。舉例來說,如果保險業因天災而遭受2,500億美元的損失 ——這一損失大約為保險業經歷過的最大損失的3倍——波克夏作為一個整體依然將在該年度獲得高額利潤,因為公司業務線非常廣泛。我們依然將擁有充足現金,並將在波動的市場中尋找大的機會。而其他的主要保險公司,或是再保險公司將損失慘重,甚至瀕臨破產。

本質上,一個穩健的保險公司需要遵守四大規則:它必須
  1. 理解所有會讓保單發生損失的風險;
  2. 謹慎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
  3. 設定保費。平均而言,保費需要高於可能發生的損失及運營費用總和;
  4. 願意在無法獲得合適保費的情況下放手。

許多保險公司都遵守前三條規則,卻忽視了第四條。他們無法拒絕競爭對手正積極爭取的業務。老話說:「別人在做,我們就必須做」,這個問題在許多行業都有所體現,但保險業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