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長期持有策略:獲利來自內在價值的成長(雷浩斯教你6步驟存好股)

本書作者雷浩斯真心分享:「打造一資產成長,又有現金流量的投資組合」。有現金流量的投資組合,能讓你以現金股息做為生活費,不必賣出持股。而當你真正的需要大筆支出的時候,成長的資產能讓你賣出一部份資產來應對。本篇只介紹「長期持有策略:獲利來自內在價值的成長」。

長期持有策略:獲利來自內在價值的成長
《雪球:巴菲特傳》裡面說道: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在他買入看似合理的公司,經過數年之後,股價變得非常便宜!這種策略就是「長期持有策略」,這個策略的獲利來自於一間公司內在價值的成長。

如果一間公司的盈餘年年成長,那麼就算它的股價高漲,也不見得被低估,如下圖大立光(3008):

如果你在2010年用710元左右買入,雖然買入在合理價格,隔年也有可能帳面套牢的風險,但是到了2013年和2014年,高漲到2000~3000元以上的股價,使得當年的710元看起來異常便宜。

長期持有的策略最重視的就是護城河,一間公司持續成長,並且擁有其他公司難以進攻的強大優勢,就值得長期持有,這個策略對護城河的重視大過安全邊際。

查理.蒙格說:「找少數幾家偉大的公司然後持有不動,因為你能正確的預測其未來前景——這種投資法是我們所擅長的投資法。」

這類公司就是所謂「內在價值成長」的公司,它的現金股息不必很多,殖利率3~4%就好,重點在於保留盈餘的成長力道是否夠強,強力的成長力道能帶動股價上揚,提高本益比。在而你等待的時間還可以領取現金股息,這種雙重優勢就像約翰.聶夫說的:「等正餐前,先吃小菜」。當然,正餐和小菜都要可口才行。

EPS是公司的獲利,公司的股利政策可以選擇把獲利配成「現金股息」給投資人,讓投資人直接領到現金。也可以不發股息,變成「保留盈餘」留在公司理,用來因應未來的擴廠,研發等成長支出,所以EPS=現金股息+保留盈餘。(想要長期持有就必須關心其EPS是否年年會成長。)

估價的目的:確認機會成本
決定資產成長的幅度就是投資標的的「增值潛力」,單一個股的增值潛力就是從低估價上漲到合理價這段空間,而投資組合的報酬來自於所有標的的增值潛力。如果所有標的增值潛力都超過20%以上,你的報酬率就會大約20%。

估價的目的就在於確認增值潛力,一檔股票如果有40%的增值潛力,當然會比只有20%增值潛力的股票更有吸引力,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機會成本。一投資人要有確認機會成本的能力,才能做好資產配置的工作,簡單的說:磨利你的眼光,你就能賺更多錢。

結語
2016/05/30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503 期 作者:尚清林 
一位投資人自一九九四年九月台積電上市掛牌,就買進一張台積電股票持有到現在,22年的報酬率多少?答案是,40倍!

台積電是台灣最有競爭力公司,身為它的股東,顯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上市22年以來,台積電的資本額成長了47倍,總市值更暴增超過百倍,至於股價則從上市掛牌的96元,上漲至今147元(五月十七日收盤價),經還原權值後,保守估計,當時持有一張台積電股票的投資人,持有迄今的投資報率起碼大賺40倍有餘,不只打敗三星、英特爾等半導體同業,環顧台股上市櫃公司,台積電都是第一;即使連標榜長期投資的巴菲特波克夏公司都沒有這番成就。



這個觀念我之前的文章也介紹過了【請參考:成長價值】。當時我也提醒了讀者,我就是在當時以101元買進台積電的(持有至今都沒賣出)。而我之前文章也說明過,只要EPS年年成長,我就不賣出持股【請參考:零成本持股術】。

估價的目的,對我來說,就是評估其底部(價值)和頭部(合理成長價),再看看目前股價所處的位置,還有沒有介入的空間,若有則是機會。之前讀者也問過我,而我也提出範例說明了【請參考:2016-6-6 請問:合理成長價使用的方式是在預估EPS,請問Wawa平常都是用什麼方法在預估?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