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巴菲特的投資秘籍:從來不買這三類股票

2016年06月18日17:54 來源:鳳凰國際  iMarkets

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的投資者組合時都會感到驚訝。特別是波克夏保持著超過50年的完美投資記錄。一些人可能會誤以為巴菲特在80年代的科技股上大賺了一筆。但是波克夏選股的成功主要是基於考察公司長期的良好收益。

有幾種類型的股票是巴菲特和波克夏公司不會選擇的:

一、科技股票和生物科技股票

儘管巴菲特當前的投資組合中有著蘋果和IBM兩個特例,但是巴菲特一般來說不會選擇投資科技類股票。主要原因很簡單:巴菲特不明白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賺錢方式從而無法對公司實現全面的了解。同樣的道理還存在於很多生物科技公司上:對於大多人來說,他們不具備了解和評估這類股票長期表現的專業知識。

在科技泡沫時期,投資者曾經對於巴菲特為什麼不投資科技股感到不解。當時他給出了兩個理由:第一,很多科技公司的防禦縱深有限。更大的防禦縱深意味著公司可以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以此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和獲得長期利潤。例如沃爾瑪的防禦縱深在於其公司規模和分銷網絡,這使得沃爾瑪可以其競爭對手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商品。

巴菲特表示,科技行業發展的早期很難發現最後的勝利者,此外很難對科技公司進行合理的估值。正如我們在科技泡沫破裂後所看到的那樣,很多科技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時的估值是非常可笑的,即使是那些在那場動盪中存活下來的科技公司,當時的估值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IBM和蘋果是例外,因為兩家公司都具備著巴菲特選股的標準,使得其成為穩定且可預測的投資。儘管巴菲特沒有對蘋果進行直接投資,但是多年來他都稱讚兩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時,兩家公司具有充裕的現金流和長期盈利的歷史。兩家公司都有「很深的防禦縱深」。

二、資金需求大,但盈利潛力不足的公司

2007年巴菲特在其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最差的生意是那種增長迅速,需要大量資金但是又掙不到錢的公司。」

很多科技公司都是這種類型,還有很多我將在下個段落中指出。但是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指出了一個特別例子:航空公司。巴菲特指出,航空業的持久競爭優勢在一開始是很難展現的,而航空業對於資金的需求沒有止境。

巴菲特舉了波克夏在1989年購買美國航空優先股的例子,當時美國航空面臨巨大的財務問題並停止支付股息。波克夏很幸運的在1998年從這項投資中獲利,但是在後20年中,美國航空經歷了兩次破產。普通股東沒有那麼幸運。直到今天,波克夏公司的投資組合中都不見航空公司的影子。

讓我們來看看時思糖果這個反面例子,該公司現在是波克夏的一家子公司。波克夏於1972年買下時思糖果,公司當時的稅前利潤為500萬美元,資金需求是800萬美元。截至2007年,時思糖果的利潤增長至8200萬美元,資本需求僅為4000萬美元。巴菲特指出時思糖果是一個特例,這種規模的公司通常會需要4億美元的資金注入才能取得同樣的成績。

我不是想對投資航空類股票的價值進行評論。我的觀點是,當人們選擇投資公司前,該公司需要具有合理的資金需求,巨大的盈利潛力和可識別的持久競爭力。作為一個投資者,需要比較投資回報率以評估資本需求相較於盈利能力是否合理。

三、年輕的公司

在討論科技公司時,我曾經提到巴菲特發現這些公司在初期的時候很難進行分析。是的,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一些新創立,未經過檢驗的公司。這就是為什麼你從未見到巴菲特投資特斯拉或奈飛。這些公司未來可能會變成偉大的公司,但是至少當前無法成熟到實現巴菲特希望看到的持續盈利。如果你看看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你很難發現成立僅幾年的公司。

我曾經指出,巴菲特很看重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巴菲特相信良好的管理水平能給公司額外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價值。相反,不佳的管理水平將會讓公司受損。越是新公司,人們越沒有辦法知道管理層是否是對股東友好以及在財政上負責。

人們可以將這些教訓運用到自己的投資選擇中

儘管我並不是認為人們應該避免像特斯拉和奈飛這樣的股票,如果人們相信這樣的公司長期會獲得成功,但是人們仍然可以從巴菲特的選股準則中學習到一些經驗。不投資你不了解的公司就是一個好例子。個人來說,我對銀行,房地產和能源公司很了解,因為這類公司的股票占據了我主要的投資組合。生物科技和零售業則很少。

底線是人們需要知道什麼是不能買的,這是人們需要學習的最重要的長期投資教訓。相比關注投資大亨在買什麼股票,人們應該多花些時間去研究這些大佬為什麼不買入某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