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買飆股前的五項目檢查(跟著十二位傳奇投資大師學習賺錢鐵則)

作者小泉秀希本人因為整理這十二位大師的技巧並實際運用,不但個人投資資產在五年內增加了數十倍。只要透過書中介紹的致勝模式,掌握並實踐這套原則,就能找到無論如何都有利的投資機會。本篇只介紹「買飆股前的五項目檢查」。

成長空間的評估方式
首先,假設你已經發現身邊的熱門商品或不錯的商店,並且開始思考它們的成長空間有多大。舉例來說,零售店與餐飲店要考慮的就是還有多少展店空間。如果店鋪已經遍布全國,那麼國內或許就沒有多少展店的餘地了。除非,它還能海外展店。

接下來必須考慮的是,假設中意的商店或商品今後將擴大版圖,會對該公司的業績帶來多少的影響呢?若對於原本營收就很高的大企業來說,即使推出熱銷的零食、飲料、玩具、遊戲或化妝品等商品,股價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反應。所以對規模越小的企業,加上大賣的商品,成為飆股的可能性才越高。

投資之前還必須思考該公司的「競爭優勢」。因為即使推出某項熱門商品,或許會立刻遭到模仿,奪去客源。如果不具備難以模仿的優勢,成長就無法持續。

還有人氣是否反應在業績上呢?請確認營收和經常利益等數據是否順利擴大。

最後,再從本益比是否在相對的低點,確認股價水準是否划算。本益比的標準水準大約在15倍左右,除非企業成長性特別高,利益在數年內成長兩倍,本益比的評價達到30倍左右也可能划算。

五項目檢查
具體來說,買進成長股前,請檢查下列這五項重點:
  1. 有多少成長空間。
  2. 熱門商品對業績帶來多少貢獻。
  3. 有哪些競爭優勢。
  4. 業績。
  5. 本益比。
這是我從彼得.林區書裡舉出的檢查項目中,整理出自己覺得特別重要的五項重點。檢查這些重點,確認自己是否能為這檔股票說出兩分鐘左右的成長故事,就是林區所謂的「兩分鐘訓練」。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擁有明確的買進理由。如果無法說出條理分明的兩分鐘成長故事,就不應該買進該檔股票。兩分鐘訓練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 提升成功的機率。
  • 容易意識到失敗,認賠殺出。
  • 容易掌握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增加經驗值。

分散投資飆股,就機率來看也是相當有利的戰略
「鎖定飆股」乍看之下似乎有風險。但林區告訴我們,「鎖定飆股」本身便是有效管理風險的方法。彼得.林區認為投資成長股,具備「損失只限於投資金額,但利益卻沒有極限」的特性。

換言之,就股票投資的機制來看,風險與報酬原本就不對稱。林區認為,如果想要最大限度活用股票投資的特徵,就不應該只鎖定10%的利益,而是要鎖定100%的利益,因為只要不是進行信用交易,損失最多也只有100%。

林區建議個人投資者採取「分散投資五檔可能成為飆股的小型股」戰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意的公司,並檢查了前面提到的五項重點,也不保證能夠百分之百成功。林區自己也坦承,他挑選的個股中有四成是失敗的。但他同時說:「只要有六成的個股順利成長,資產就能大幅增加。」

舉例來說,假設選出五檔個股,每檔投資20萬日圓,總共投資100萬日圓。接著在持有兩年後,得到這樣的結果:兩檔個股失敗、兩檔個股還算成功、一檔成為飆股。更具體來說,假設兩檔個股下跌50%、兩檔上漲50%、一檔上漲5倍,那麼這100萬日圓的投資就變成180萬日圓(年成長約30%)。

年成長率30%,正是彼得.林區達成的平均收益紀錄。只要兩年內能夠找到一檔成長五倍的個股,就能達到這樣的績效。而且挑選個股時不需要完全命中。買進五檔可能成為飆股,只要有其中一檔命中即可。

彼得.林區提醒投資者:「一般來說,每年會碰上兩、三次,甚至更多這樣的機會。」

結語
彼得.林區如何評估成長股呢?之前我文章有介紹過【請參考:彼得.林區公式(股票神童)】。

此書作者提到彼得.林區投資成長股自己有四成是失敗的,他認為「只要有六成的個股順利成長,資產就能大幅增加。」所以彼得.林區對成長股的投資是採取「廣框」的策略【請參考:窄框與廣框的投資者(快思慢想)】。

原本有許多愛好投資成長股的讀者,試了一年後失敗了,就不再敢嘗試,我個人覺得很可惜,投資成長股的績效是要看長期很多年,並不是一年或一次就決定勝負的,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我的作法【請參考:時間複利(老農夫的存股複利公式)】。

所謂態度決定高度,投資成長股就如同龜兔賽跑一樣,最後是持續不放棄的烏龜贏得比賽。我發現今年直接訂閱我二年資料的人變多了,很高興我的資料吸引了較長線投資者的青睞。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