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17:55 來源:南方網
投資界,可能沒有人會不認識巴菲特,他就是一個神話,他的投資理念風靡全世界,被人尊稱為「股神」,對於如何投資積累財富?如何成功?
1956年26歲的巴菲特靠親朋湊來的10萬美元白手起家,48年後的今天,福布斯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巴菲特的身家已達到了429億美元。今天看來,巴菲特的故事無異於神話。但仔細分析巴菲特的成長歷程,巴菲特並非那種擅於製造轟動效應的人,他更像一個腳踏實地的平凡人。
雖然巴菲特是全球最受欽佩的投資家,但是機構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不理會他的投資方法,很少有投資諮詢公司或養老金信託公司會委任他管理資金,巴菲特所掌控的波克夏公司股票,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大部份人都不會去買,也從沒有分析師推薦他的股票。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巴菲特更像是一個老古董,他的投資理念與市場格格不入,總之巴菲特與其他人總有那麼一點點區別與距離。或許正是這一點點區別決定了巴菲特只有一個,而我們都不是。
對於人生的投資,巴菲特還有哪些箴言呢?
1、投資自己
巴菲特說:投資自己是最聰明的選擇!【請參考:自我投資(大膽思考的力量)】
不管是繼續深造、學習技能,還是自己創業,只要能提升自己的,都值得去學。
2、早點改掉壞習慣
習慣能造就人,也能摧毀人。
因此,巴菲特建議所有年輕人,趁早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
巴菲特說:你們都比我年輕,所以改掉毛病也會輕鬆許多,越早改越好。不要等到它們真的害了你,才追悔莫及。
3、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
沒有人能樣樣精通,所以你得知道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範圍,學會揚長避短。【請參考:劃清自己地盤的能力範圍(如果你是老師 你會如何教自己上一堂財富課)】
4、戰勝恐懼
別讓恐懼成為你成功的絆腳石!巴菲特曾非常害怕演講,為了克服這個困難,還特別去卡內基上課。現在,大家排著隊請他做講座,他說過的話也大量被引用。你可以不必像巴菲特走得這麼遠,但要取得成功,還是要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恐懼,並戰勝他們。【請參考:恐懼(大腦煉金術)】
5、別浪費你最寶貴的資源——時間
連比爾蓋茨都說,他從巴菲特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珍惜自己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安排。巴菲特就從不將時間花在無意義的事上。雖然你不是百萬富翁,但也不該浪費自己的時間。
6、把握機遇
即使性格保守,巴菲特也同意在面對機遇時要奮力抓住,別輕易放棄。
當機會來臨時,即便是再小的事也要去做,因為做了總比不做好。況且,人生哪來這麼多機會?
1、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為了保證資金安全,巴菲特總是在市場最亢奮、投資人最貪婪的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當美國股市一片狂熱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了,他由此賣出了幾乎所有的股票並解散了公司。結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穩健投資,絕不干「沒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過一次次股災,也使得機會來臨時資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資者卻在不清楚風險或自已沒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下貿然投資,又或者由於過於貪婪的緣故而失去了風險控制意識。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我們都應把風險因素放在第一位,並考慮一旦出現風險時我們的承受能力有多強,如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2、作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巴菲特從不追逐市場的短期利益,不因為一個企業的股票在短期內會大漲就去跟進,他會竭力避免被市場高估價值的企業。一旦決定投資,他基本上會長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錯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網絡熱潮,但他也避免了網絡泡沫破裂給無數投資者帶來的巨額損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必須在設想他一生中的決策卡片僅能打20個孔的前提下行動。每當他作出一個新的投資決策時,他一生中能做的決策就少了一個。」在一個相對短的時期內,巴菲特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但沒有誰能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比市場平均表現好。在巴菲特的贏利記錄中可發現,他的資產總是呈現平穩增長而甚少出現暴漲的情況。1968年巴菲特創下了58.9%年收益率最高紀錄,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感到極為不安而解散公司隱退了。
從1959年的40萬美元到2004年的429億美元的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為26%。從某一單個年度來看,很多投資者對此也許會不以為然。但沒有誰可以在這麼長的時期內保持這樣的收益率。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為貪婪、浮躁或恐懼等人性弱點所左右,成了一個投機客或短期投資者,而並非像巴菲特一樣是一個真正的長期投資者。
3、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
究競應把雞蛋集中放在一個籃子內還是分散放在多個籃子內,這種爭論從來就沒停止過也不會停止。這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集中看管一個籃子總比看管多個籃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個籃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為在作出投資決策前,他總是花上數個月、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去考慮投資合理性,他會長時間地翻看和跟踪投資對象的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對於一些複雜的難以弄明白的公司他總是避而遠之。只有在透徹了解所有細節後巴菲特才作出投資決定。
在投資領域,每一個案例都是不一樣的。不少投資者常常去學習別人的投資理念,沒有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模式。但從哲學角度來看,模式中的「因果關係」是沒有辦法證明的。所以當投資者談感想和經驗的時候,他們所總結的是否就是導致最後成功的因素,這也是無法辨別的。筆者還是堅持認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什麼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