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相信「專家」、「名嘴」的預測嗎?他們的判斷難道比黑猩猩亂射飛鏢、命中紅心來得精準?那可未必!本書作者泰特洛克教授是「良好判斷計畫」共同主持人,他用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告訴你:預測是一門思考的科學與藝術!本篇只介紹【你是個「刺蝟型」投資人或「狐狸型」投資人?】。
一組人傾向將他們的想法環繞著「大思維」來建構,雖然他們對大思維是真或假並未獲得一致意見。但卻有個一致的現象,就是他們的想法都非常意識形態。他們試圖將複雜的問題,擠壓進偏愛的因果關係模板裡,並將擠不進去的部分當成無關緊要的干擾。
厭倦了空洞的答案,他們不斷將他們的分析推向極限(甚至更多),使用像「而且」以及「此外」這樣的詞,一邊堆積理由解釋為什麼他們是對的而其他人是錯的。結果是,他們都超乎尋常地有信心,而且更可能會宣稱事情「不可能」或「確定」。忠於自己結論的他們,不願改變他們的想法,即使他們的預言顯然錯了也一樣。他們會告訴我們:「就等一等。」
另一組人由較為務實的專家所組成,他們運用很多分析工具,依他們所面對的特定問題來選擇工具。這些專家從他們所能找到盡可能多的來源,蒐集盡可能多的資料。在思考時,他們常將心智的齒輪換檔,在他們的話語裡綴以轉換語氣的記號,例如,「無論如何」、「但是」、「雖然」,以及「換句話說」。他們談論可能性和或然率,而不是確定性。而雖然沒有人喜歡說「我錯了」,但這些專家比較樂意承認有錯,並改變他們的想法。
一段2500年前戰士詩人阿爾基洛科斯的希臘詩句:「狐狸知道許多事,但刺蝟知道一件大事。」我把大思維專家叫做「刺蝟」,而那些較不拘一格的專家是「狐狸」。
我有個研究計畫稱為「EPJ」(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 Research Project)。測試了哪一組專家在預測上比較準確。結果狐狸擊敗了刺蝟。而且,狐狸的獲勝不光是靠行事膽怯,採取保險做法,預測60%和70%,而刺蝟則大膽給出90%和100%。狐狸在校準和解析度上都勝過刺蝟。狐狸擁有真正的先見之明,刺蝟沒有。
刺蝟的努力結果怎麼會比亂猜還要糟糕些?因為刺蝟「知道一件大事」,他在試圖理清下一步的發展時,一再運用大思維。把那個大思維想成一副刺蝟從來沒拿下來過的眼鏡。刺蝟透過那副眼鏡看所有的東西。而那不是一副普通的眼鏡,那是綠色鏡片的眼鏡。
就像在鮑姆的《綠野仙踨》書中,翡翠王國的訪客被要求戴上的眼鏡一樣。在那裡你望著的每個地方,你都看到綠色,不管那裡是不是綠色。人們只是以為它是,因為他們被迫戴著綠色鏡片的眼鏡!因此,刺蝟的一個大思維並未增強他的先見之明。它扭曲了它。它可能增強了刺蝟的信心,但不是他的準確度。
雖然刺蝟型專家是個拙劣的預測者,然而他比較受到電視媒體的寵愛。正如任何受過媒體工作訓練的人所知,首要法則就是「保持簡單、明白」。受到大思維的激勵,刺蝟容易說出緊湊、簡單、清楚的故事,他們比較有自信,不會考慮其他的觀點和他們造成惱人質疑和告誡。刺蝟因此更可能會說某件事絕對會或不會發生。對許多觀眾來說,這很令人滿足。
狐狸在媒體的發展沒這麼順利。他們比較沒自信,較不可能說某件事「一定」或「不可能」,且較有可能選擇少量的「可能」。而且,他們的故事很複雜,充滿了「無論如何」和「換句話說」,因為他從一個角度看問題,然後是另一個,然後再一個。這種多角度的集合,是難看的電視節目。但它是好的預測。事實上,它是必要的。
你需要蜻蜓的複眼
像我們一樣,蜻蜓也有兩隻眼睛,但牠們的眼睛構造非常不同。每一隻眼睛是個巨大、凸出的球體,單一眼睛表面上,可能覆蓋了有多達3萬個微小的晶體,每一個所占的實體空間與那相鄰的晶體稍有不同,給了它一種獨特的角度。來自這上千個獨特角度的資訊,流入蜻蜓的大腦,綜合成超級好的視野,因此蜻蜓幾乎可以同時看到各個方向,有著它在瞄準並擊落高速飛行的昆蟲所需的清晰與精確。
狐狸預測的準確度高,因為他們採用的不是一種分析的觀點,而是很多種;並且不是從一個,而是很多個來源尋找資訊。然後,他們將所有的東西綜合成為單一的結論。
不幸的是,我們並不是天生就會聚合。你的鼻尖觀點堅持它看到客觀且正確的現實狀況,因此,不需要再參考其他的觀點,而我們太常認同了。我們不考慮另一種角度——即使很明顯我們應該要。
結語
最近很夯的新聞如下:
北京新浪網 每經記者 黃修眉 每經編輯 謝欣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2016年四季度持倉細節一經公佈,便引來全球投資界熱議紛紛,稱股神在幾十年的投資生涯中「變了」。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波克夏公司近40年(從1977至今)十大重倉股發現,2016年確實是巴菲特持倉變化顯著的一年。除了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愛著消費股和金融股外,巴菲特在去年三四季度還大舉買入曾經堅決不碰的科技股和航空股,並在去年四季度幾乎清空了一直「鍾愛」的沃爾瑪股票。
從2016年四季度的持倉看,波克夏持有蘋果公司5736萬股,占整個投資組合的比例為4.48%,是波克夏第7大重倉股。而去年三季度末,波克夏持有1523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四季度持倉量是三季度的3.77倍。而這樣的決策,卻與巴菲特多年前宣稱的不碰科技股相悖。彼時巴菲特表示,因為科技企業相對短壽,壽命長的公司又難以識別。
針對波克夏最新的投資組合,蒙格承認,雖然他與巴菲特兩人曾經認為,航空公司及鐵路一樣「是個笑話」,「但如今大舉買進蘋果及航空股也不意味著我們瘋了」。他解釋,投資環境已經改變,「過去,我們像是在水桶裡捕魚,我們會在魚不動時才出手,這很容易。」但投資環境變得越來越難,這些改變只是逐漸適應。
原因是:每個投資人都認為巴菲特是個「大思維」價值型投資下的「刺蝟型」投資人,但同樣的大家也忘了他身邊有一隻老「狐狸型」投資人的查理.蒙格【請參考:普世智慧(窮查理的投資哲學與選股金律)】。
查理.蒙格說:「如果我不曾出生,巴菲特大概後來會更加喜歡更出色的企業,對於有深度價值的雪茄屁股沒那麼感興趣。但他因為崇拜葛拉漢而受到些微洗腦,所以有很多資金遵照傳統的葛拉漢方法,我或許推著他朝他已經在走的方向走得再快一些。」
現年93歲的蒙格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倫就能學到更多,我也能學到更多。就我們所參與其中的遊戲而言,很好的一件事情是你總是能夠學到東西,而我們仍在這樣去做。」
也就是說,巴菲特受到查理.蒙格的影響,在投資上也從「刺蝟」演化成「狐狸」。
上述的文章的作者說:「不幸的是,我們並不是天生就會聚合。你的鼻尖觀點堅持它看到客觀且正確的現實狀況,因此,不需要再參考其他的觀點,而我們太常認同了。我們不考慮另一種角度——即使很明顯我們應該要。」
也就是說,我們天生會是個「刺蝟型」投資人,而環境也會使我們養成「刺蝟型」投資人。因為「刺蝟型」名嘴較會受到電視媒體的邀約,所以我們常常會受到「刺蝟型」名嘴「大思維」的洗腦。
加上網路上的財經部落格,大多也是「刺蝟型」部落格比較會出頭。存股的部落格就只講存股、講價值分析部落格的不會提成長分析、技術分析的部落格也很少提基本分析。就像有一次我去醫院複診,遇到一位大叔,他看我當時在看基本分析的書,隨口跟我說:「基本分析沒有用,財報可做假,像我投資只看k線。」他一樣也是一位「刺蝟型」投資人。
我個人也是,我被我自己「價值型投資」的「大思維」給框了好久,才逐漸拋開只依靠「價值分析」,而多加入了「成長分析」的因子【請參考:價值與成長的綜效之路(誰都學得會的「算股」公式)】。
我另一個被框很久的「大思維」是「技術分析沒用,說穿了只有50%的機率。」但我在成長分析上,預估合理成長價時吃足了苦頭,因為我一直想精準的分析出預估合理成長價,結果當然是常常吃鱉。而最後幫我提高預估合理成長價的機率卻還是靠技術分析(我的關鍵點記錄) 【請參考:請問:合理成長價使用的方式是在預估EPS,請問Wawa平常都是用什麼方法在預估?】。
所以我才常建議訂閱我資料的讀者,最好的方式是把關鍵點記錄和成長力資料一起複製到價值線資料中,而我的資料也是這麼設計的。當你把這三方面的資料一起看和綜合評估,會使你多個像蜻蜓般的複眼。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到「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所以投資上也一樣,「狐狸型」投資人會因為一直吸收各方面的知識而持續的演化,最後會「屹立不搖」。
傑克.史瓦說:「股票市場不太關心過去,包括企業過去所累積的地位在內。股票市場真正關心的是未來,也就是成長。」而未來關於預測,如同上述文章作者所述的:「狐狸」是個較佳的超級預測員。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