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窮二十多年光陰以大數據研究人們如何致富。一開始,作者對居住在美國高級住宅區的人進行問卷調查,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很多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住在高級住宅區。透過研究,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本篇只介紹「要怎麼做才能成為有錢人」。
他們著眼於財富打造,有效率地分配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
效率是財富累積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很簡單:變有錢的那些人,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總是用來提高他們的資產淨值。雖然超優理財族跟超遜理財族有類似的目標,都想變身成為有錢人,這兩組人在打造財富活動的時間分配上,卻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花時間和精力做好財務規劃
規劃與控制消費,是財富累積觀念的關鍵因素。你得好好利用投資機會……你必須有些資本,才能利用非常棒的投資機會……這應該是你成長背景的一部分。許多人在購買奢侈品上花的時間,像名車和華服,和他用來規劃未來財務的時間,呈現反比關係。
通常高收入的超遜理財族把無數的時間花在研究市場——但不是股票市場。他們可以說出頂級車商的名字,他們可以告訴你怎麼買東西,怎麼花錢,但他們沒辦法告訴你怎麼投資。他們知道幾家不同車商的風格、價錢、是否有現貨,但是他們對股票的價值一無所悉。
這些買車知識,永遠不會產生資本利得,或真正的股利,也不會提高你事業的生產力。了解這些資訊得花你很多時間和精力。但他們往往沒有知識基礎,或僅憑有限的知識即進行投資,常常因為魯莽投資而損失一大筆錢。
多數超優理財族會有規律定期規劃、每週、每月、每年,他們皆會做投資規劃。他們開始規劃投資的年齡也早於超遜理財族。
活躍/不活躍的炒股人?
幾乎所有(95%)接受訪談的富人手中都有股票;多數有錢人至少把財富的20%拿來投資上市股票。要是你以為這些富人老是在股市殺進殺出,那你就錯了。多數富人不會天天盯著大盤漲跌。我們碰上的活躍炒股手,非富人比富人要多,他們是股票營業員的理想目標客戶。
活躍炒股人通常花費在買進賣出的時間,比規劃投資的時間要多。相反地,富人花比較多時間在研究少數標的,因此他們能夠把必要資源——時間和力氣,用在研究市場上少數幾樣投資標的上。
而超遜理財族因為自行沒做研究,只好聽從他人的意見。但他們往往被那些財務顧問給害慘,像他們這種人,經常接到那些股票經紀人的促銷電話,試圖推銷當週熱門股。他們經常太晚進場,又太早出場。
結語
在HBO播出《Becoming Warren Buffett》的影片中,巴菲特的老婆蘇西有提到:「巴菲特的重心都放在股票上,所以他連家裡電燈開關在哪都搞不清楚(像個生活白痴)。有一次我生病了,請他幫我去廚房拿鍋子,然後聽到有人在廚房翻東西的聲音,但巴菲特卻拿了濾器給我,我跟巴菲特說,濾器有洞,不是鍋子。他再去廚房翻東翻西,最後不是拿鍋子給我,而是把濾器放在托盤上一起端給我,他認為濾器下方墊個托盤,這樣東西就不會漏出來,可是我要的是鍋子。」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巴菲特對於股票的天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他把心思都放在那。在我上個月參加的同學聚會中,我插不上什麼話,因為他們都談論話題都圍繞著酒、車子、遊戲機和如何在淘寶網上挖寶。
我沒在淘寶網上買過東西,我只常在博客來上買書。我都把心思放在學習股票投資上,其實投資股票跟做生意很像,只要你找到竅門,若找到了就重覆去做它【請參考:簡單的事情反覆做,熟能生巧(巴菲特給散戶的9個忠告)】。
最近我發現有很年輕的讀者訂閱我的資料,都還是在學學生。當我還是在學學生時,什麼是股票,我都還不知道。但他們現在已經很積極的在學習投資股票的事情上。雖然他們目前沒什麼錢可買股票,可是以後,他們會比其他人更知道「錢」的價值,他們比較會把錢花在能提高他們的資產淨值的東西上。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