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自我欺騙心理學(愚昧者)

為什麼我們會自我欺騙?本書從演化邏輯和心理學透視人類欺騙的科學,論述「欺騙」和「自我欺騙」的經典之作。本篇只介紹「自我欺騙心理學」。

偏誤是自我欺騙的一個特徵。我們來看下述情形:朝向我們而來的聲音,聽起來比實際上更接近我們,也比實際上顯得大聲;離我們遠去的聲音正好相反。這是一種偏誤,而且有合理的解釋。

朝自己而來的物體,本質上比遠離我們自己的物體來的危險,因此及早準確察覺是有價值的。生物體測量距離的時候,用的也許不是牛頓式的「絕對」單位,而是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單位。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是沒有偏誤的。

再來看看另一個情形:從樹頂往地面看的時候,距離感覺起來比地面朝樹頂看來得遠很多。這樣的偏誤沒有任何社會性的成分,你是直接在救自己,不是想操弄別人的看法。許多其他的錯誤也有類似的單純解釋,有些只是簡單的視覺假象,是感知系統中的漏洞,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驚人的偏誤;有些是通則,大部分情況下非常管用,但有些情況會全然失敗。

當然,我們會犯的錯誤林林總總:套一位心理學家的話,我們會差一點點、多一點點、有時失之毫釐、有時差之千里、只見樹不見林,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們也會誇大自己的成就、掩飾自己的缺點,對別人又隱善揚惡。這有諸多可能有自我欺騙之效,但並非盡皆如此。

我們之所以見樹不見林,有時只是剎那間被干擾;差之千里時,有時只不過是(嚴重)錯估情況。另外,有時候我們故意差之千里,或刻意把夫人和兵全部丟掉;因此,原則上我們必須仔細審視自己的偏誤,才能看到哪些是為了自我膨風的老理由服務,哪些是透過其他的手法達到欺騙他人之用,又有哪些是為了對自己有利而棄理性算計於不顧。

例如,買賣股票有三大原則:「減少損失、減少損失、減少損失」。這很難做到,因為我們會自然抗拒。利益是好的,我們喜歡享受利益。但是如果要得利,我們必須等到股票升值後再賣出,這樣我們才能享受獲利。

同理,我們會傾向避開風險:損失讓人覺得糟糕,應該要避開。一種避開代價的方式是在股票跌價後繼續持有:這樣只有帳面上的損失,股票也許不久後會升值。當然,股票跌得越多,人可能會想繼續持有更久。這樣的買賣最後會讓人左右為難,手上只有握有一疊慘賠的股票,而且事實上的確會這樣。

自己買賣股票的人,常常會賣掉好的股票、買進比較不好的股票、持續握住爛的股票。但應該要這樣才對:「減少損失、減少損失、減少損失」。

結語
如同彼得.林區所說的:「拔掉鮮花,只給雜草澆水。」若你投資常常只憑自我感覺良好,在股市中是很難賺到錢的。我以前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常把基本面不太好的股票留太久。直到我學會了如何透過資料分析買進成長股後才漸漸改善。因為你學會了如何買,你才會捨得賣。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