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生涯,並沒有定義在某一種投資形式或投資策略上。從1975年開始的最初投資合夥制到今天,他的投資方式顯然是在不斷演化精進。回溯那些具有不同投資特徵的歷程,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演進內涵。
巴菲特早期所投資的最大特點是:與它們所持資產的價值相比,它們的交易價格難以置信的低,如桑伯恩地圖公司、登普斯特公司或波克夏公司。他顯然是在尋找市價總值明顯低於所持資產可實現價值的公司。
例如,桑伯恩地圖所持的投資組合價值,要高於巴菲特為整個公司所支付的價格;就登普斯特公司來說,巴菲特知道它的存貨是可以出售的;在波克夏這個案例裡,則有一組現金和可實現的經營資金。
除了便宜的投資,從他職業生涯的早期起,他就開始關注所投資公司的基本業務。他的興趣不僅僅在於按照流動資產淨值法選擇標的,還關注那些具有正數利潤和相關業務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此外,巴菲特還能甄別出企業的經營是否正處在改善之中,或他能否成為這種積極發展的催化劑。
巴菲特投資策略的另一個要點是,即便是在合夥制年代的早期,他都很關注企業的管理團隊。顯然他評估這種團隊的標準與時俱進,在他最早期的投資項目裡,他就在挑選一流的經理人方面,付出了很大的精力。而不僅僅是葛拉漢風格:僅僅按照流動資產淨值法計算目標公司的價值。
及至職業生涯的中期(1968~1990年),巴菲特似乎更關注企業的品質。他把焦點從企業的資產價值轉到評估企業可持續的盈利能力。看看巴菲特這個時期的投資項目,像是喜詩糖果、可口可樂。
在評估企業的品質方面,他逐漸注重具有下述資料特徵的企業:持續的增長、已動用資本的高收益率。無疑,這就是投資那幾個品牌公司的決策依據。當巴菲特於1987年中,取得可口可樂時,不斷增長的全球消費幫助該公司在前10年的9年中,取得了收入和經營利潤的增長。類似地,他於1976年收購的喜詩糖果公司也是如此。
在他投資生涯中期的幾乎所有這些案例裡,巴菲特投資的那些公司都能持續地創造稅後高於20%的已動用資本收益率。投資於可持續增長且已動用資本收益率高的公司,意味著巴菲特著實是投了一些複利生成器——一些有長期持續增長記錄的可靠企業。
在巴菲特職業生涯的晚期(自1990年以來),他的挑戰變成了要為波克夏投出不斷增長的資金規模。此時他的投資策略上一個明顯的相關變化是:有更多投資重心放在大公司身上。但就投資風格而言,巴菲特似乎仍然維持他在中期所形成的、以定性要素為決策依據的策略。
總體來看,雖然巴菲特始終遵循著同樣的投資哲學,並繼續在他大量的專業知識中添加某些行業的新知識,但巨量的資金迫使他不斷演進投資策略。首先,巴菲特要投的公司不僅要非常大和更加成熟,而且它們還要有理智配置大額資金的表現。巴菲特有些近期投資(像中美能源和北柏靈頓)就是這種新方式的詮釋。
對巴菲特而言,這裡的價直顯然是他能夠有序地部署大量的資金,並獲得一個合理的收益率。巴菲特在此所用的獨特架構,使這種價值被進一步地放大。實際上,巴菲持的投資生涯處在持續的演進之中——究其原因,部分是受市場機會的驅動,部分是由於巴菲特自身的精進,部分則是由於他所管資產的資源屬性和局限性。
其他方面,像持續的增長、公司創造複利的能力或公司對巨額資金的需求,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化精進的結果。這種演化精進使巴菲特從成功地管理一家私募投資合夥企業,轉型到成功運作一家全球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
結語
巴菲特也多次講過,說他自己也是不斷「進化」而來的,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以適應經濟和市場的變化。如同查理.蒙格曾解釋巴菲特為何會當初會買進蘋果,他說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倫就能學到更多,我也能學到更多。就我們所參與其中的遊戲而言,很好的一件事情是你總是能夠學到東西,而我們仍在這樣去做。」
查理.蒙格說:「透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氣性;培育求知慾望,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不試圖成為聰明的人,就是持續試圖別變成蠢貨的人。
就像有些人會選擇先花一些小錢投資自己學習投資知識;有些人卻選擇直接投資買股,最終卻付了昂貴的學費給市場(學到教訓),而大多數人是選擇後者。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