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童子賢:AI生產 台灣位處核心

工商時報 侯冠州 2024.05.31

AI浪潮席捲全球,和碩董事長童子賢30日表示,台灣很幸運,從以往的智慧手機,到疫情期間需要網路通訊和顯示設備,以及這波新出現的AI浪潮,不論晶片到零組件,或者關鍵系統、模組製造等都一直處於核心地位,跟國際關鍵廠商有很重要的合作關係。

童子賢認為,台灣處在AI潮流、百家爭鳴的中心地帶,很多人常講護國群山在哪裡,答案非常清楚,就是AI,AI能在先進的晶片製造外,替台灣再造一座又一座的護國群山。AI產值和半導體相比只會大不會小,台灣又處於中心,跟產業所有的先進公司有很好合作關係,他相信,這是台灣產業的機會。

針對電子業景氣部分,童子賢說,電子產業的循環呈現「秋收冬藏」,營運大約在秋天時期整體會有所提升,而春天、夏天較像是耕耘的季節,暫時看來不會有太大的收穫。

不過,全球對AI的運算需求正陸續崛起,所以到目前為止,他樂觀看待今年發展。

童子賢認為AI的影響,跟20幾年前的網路一樣重大,對現有資通訊產業、半導體或是零組件產業都有正面影響。而未來AI也將導入家庭中各種裝置,從電視遙控器到汽車裡的智慧應用等。等到AI真正厲害的時候,滲透性會很高、無所不在,那時候AI才真的成熟了。童子賢還說,企業及個人可運用AI提升工作、生產效率。

PS. 今年韓國財經媒體都在討論一件事情:就是韓國無論土地、人口、經濟規模,都較台灣大一倍,但韓國的股市市值,卻輸給台灣?而且差距還有擴大的跡象。那麼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從過往歷史得知(以史為鏡):歐洲因為工業革命之後,經濟和財富才出現大幅躍增。而AI可能代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台灣剛好位處「AI生產的核心」。

今年的投資研討會(6月16、6月30日),剛好我會講述「AIoT的應用與商機」。若關心未來荷包或㝷找投資靈感的讀者,再觀迎蒞臨參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