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賣你基金的是行銷公司?還是投資公司?(共同基金必勝法則)

本書為投資基金的經典巨作,作者檢視動盪不安的市場環境,又明辨共同基金投資基本因素,提供建立投資組合的寶貴指引。協助投資人在股票、債券、全球投資、與指數型基金等領域中,做出更精明的投資決策。本篇只介紹賣你基金的是行銷公司?還是投資公司?

在共同基金這一行,行銷已經變成要角,業者提供給投資人的東西,決定基金實際上提供什麼產品,也決定提供這些產品的成本。

用一句商業帶有眨抑意味的老生常談,就是「我們原本是銷售自己製造的產品,現在卻變成什麼東西賣得出去,就製造什麼。」行銷的訊息已經取代投資媒介,一切已經反客為主了,現在不是馬拉車,已經變成了車拉馬。

過度強調行銷產生四個主要問題:
  1. 共同基金受益人增加了額外的沉重負擔,基金額外支出費用達到數十億美元,受益人得到的報酬率因此降低。
  2. 就受益人的報酬率而言,這些龐大的支出不但沒有帶來相對的利益,反而因為替基金帶進額外的資產,基金報酬率有進一步降低的強烈傾向。
  3. 共同基金太常吹噓、宣傳,由於基金承擔風險,或因為基金的潛在報酬率遭到稀釋,可能使深信不疑的投資人受害。
  4. 注重流通改變也投資人和基金的關係,受益人不再被視為基人的所有權人,變成只是基金公司的顧客。

到了這種地步,共同基金基本上不再是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投資帳戶,而是專業行銷公司控制的投資產品。

行銷和流通是極昂貴的功能,不在乎花多少錢,但是這樣做是浪費基金受益人的資金。基金公司卻從這些資金中獲利,隨著資產流入,基金賺取更多費用。

行銷成本會增加投資人的負擔,基金無休無止的追求更多的資產,也會有致命的副作用,就是創造和促銷眾多沒有經過考驗、通常只有短期間有吸引力的新產品。

今天我們買進基金時,一定考慮清楚賣給我基金的是以行銷為主的公司,還是以投資為主的公司?

行銷公司和投資公司有什麼不同,如下:
  • 行銷公司設有實驗室,由瘋狂科學家主持,負責「育成」新基金,如果新基金不暢銷,就予以消減,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不管基金規模成長到多大,行銷公司都收取一律相同的管理費,而且維持讓人無法接受的高費用,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不管基金變得多大、多笨重,行銷公司都拒絕關閉投資之門,繼續接受新投資人,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行銷公司即使知道旗下最小的基金成長後,報酬率會縮小,仍然吹嘘這種基金的績效紀錄,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行銷公司會創造新的基金,是因為這種基金賣得出去,而不是因為這種基金是良好的投資,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行銷公司促銷債券型基金時,宣傳基金的殖利率,在所有股票型基金廣告中,強調基金在某些期間「表現最好」,而且在所有促銷材料中,使用陡得像阿爾卑斯山一樣的圖表,這些事情投資公司都不會做。
  • 行銷公司核給基金經理人的待遇時,不是只根據投資續效,也根據基金的資產和現金的流入、流出,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行銷公司為了透過所謂的共同基金超級市場,爭取無限的新顧客,不管代價是多少,負擔有多沉重,都樂於叫現有的顧客支付,投資公司不會這樣做。
  • 市場不是永遠上漲的,過去的績效幾乎毫無意義,市場在看來最安全時,正是風險最高的時候,這些事情行銷公司很少警告顧客,甚至根本不警告顧客,投資公司會一再告訴顧客這些事情。
  • 行銷公司只想在「能賺的時候儘量多賺」,投資公司會問「如果市場明天暴跌67%,我們的業務各方面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應該怎麼應付?我們需要什麼計畫,才能熬過這種慘劇?

因此當你在買基金時最好能瞭解賣給基金的公司是家代銷公司,還是真正的投資公司,但我也知道,要真正清楚分辦兩者,確實不容易。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