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風險
風險是指能夠發生的事多於即將發生的事。—艾爾洛伊.丁森
投資只由一件事構成:處理未來。可是由於沒人能夠百分之百知道未來,所以風險是逃避不了的。因此處理風險是必要的投資要素。
我們熟悉的這張風險和報酬率關係圖,美在十分簡單。遺憾的是,許多人從它推論出錯誤的結論,結果陷自己於困難之中。
我們常聽到:「風險比較高的投資提供比較高的報酬率。如果你想要賺更多的錢,答案是去冒更高的風險。」但是風險比較高的投資絕對不能指望會給我們比較高的報酬率。正確的說法是,風險較高要吸引資金,必須給人報酬率較高、或者保證報酬率較高,或者期望報酬率較高的希望。但那些較高的預期報酬率不一定實現。所以實際上,風險和報酬率關係圖應如下:
風險較高的投資是指結果比較不確定投資。也就是說,報酬率的機率分布比較寬。風險較高的投資訂價公平時,應該意味著:
- 期望報酬率較高。
- 有可能出現較低的報酬率。
- 有時有發生虧損的可能。
傳統的風險/報酬率圖會騙人,因為它呈現風險和報酬率的正向相關,卻沒有指出包含的不確定性。由於它明白暗示承受較高的風險會賺到較多的錢,許多人因此陷入苦難。
投資人在要求預期報酬率,設定投資價格的時候,最關心的風險是賠錢。但是風險卻是無法衡量的,因為風險的衡量只不過是個看法。人們可望熟練地估計未來,不過那終究只是個估計而已。假如你做了一筆投資,成果正好和預期一模一樣,這表示它沒有風險嗎?誰知道?也許你承受了很大的潛在不確定性,只是運氣好沒有發生而已。技巧熟練的投資人,能夠感覺某種情況中的風險。主要是根據「價值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作判斷」。
認清風險
一般認為,經濟衰退的時候風險會上升,景氣欣欣向榮的時候風險則下降。事實恰好相反。把風險想成在景氣上揚的時候會上升,因為金融失衡正在蓄積,並在衰退的時候實現,這樣可能比較有用。
認清風險的起步,往往是先了解投資人什麼時候太不用心、太過樂觀,以及因此支付太高的價格購買一項資產。換句話說,高風險主要來自高價格。不管是對於受到評價過高,因此價格過高的個別證券或其他的資產,還是對於因為看漲情緒濃厚,價格一飛沖天的整體市場,投資人在高價時進場,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都是主要的風險來源。
當市場漲了很高,風險便會上升,因為這個時候,價格意味著虧損,而不是提供潛在報酬。要因應這種風險,首先必須認清它。
因此,風險會產生,一個主要的成分是相信風險很低,或甚至風險完全不見。這樣的信念會推高價格,導致人們採取高風險的行為,而不顧預期報酬率偏低。「風險走了」的迷思,是最危險的風險來源之一,也是促使任何泡沫脹大的重要因素。
所以當每個人都相信某樣的風險很高而不願買進,通常會使它的價格降低到不再具有風險為止。為數很廣的負面意見,可以使它成為風險最低的東西,因為所有樂觀情緒都從價格剔除。
控制風險
歸根究柢,投資人的工作就是用聰明的方式承受風險,以追求利潤。一流的投資人和其他人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把這件事做好。
出色的投資人是指賺取同等報酬時,承受的風險比較低的人。他們可能承受低風險,創造溫和的報酬,或者承受溫和的風險,創造高報酬。冒著高風險得到高報酬沒什麼了不起,除非連著許多年都辦得到,否則只是出於一時的運氣。
高風險資產如果夠便宜,也可能是好投資。根本要務是看出好時機。也就是聰明地承受風險以獲利。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承受風險,可能鑄下大錯,但是有些人總是搶著購買勢極一時和在特定時點評等很高的證券,他們認為這些證券「不可能發生壞事情」並一再做這種事。相反的有些最聰明、獲利最高的投資,卻來自聰明地接受已經認清的風險,即使大部分投資人排斥這些投資,說它們是危險的投機目標也不管。也或許正因為大部分人排斥,聰明人才會去買那些資產。
所以控制投資組合的風險,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去做的事。雖然極端的波動和損失只會偶爾出現。如果隨著時間流逝,那種事情一直沒發生,我們卻忍不住放寬準則,提高槓桿。但是經常在這麼做之後沒多久,風險終於冒出來。
長期投資成功之路,需要靠風險控制,多過於靠激進的行動。大部分投資人的整個生涯中,投資成果主要是由曾經賠過多少次、賠得多慘所決定,賺錢操作有多出色則沒有那麼重要。技巧熟練的風險控制,是優秀投資人的標誌。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