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用政府政策熨平經濟波動(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此書是經濟學家凱恩斯的代表作,是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凱恩斯突破了傳統經濟學派的束縛,提出利用國家政策,解決自由經濟當中的失業和生產過剩的危機。 本篇將介紹用政府政策熨平經濟波動。

經濟周期的基本特徵主要是由於資本邊際效率的波動。資本邊際效率是指資本資產的預期收益和它的供給價格或重置成本之間的關係可以得到資本資產增加個單位的預期收益和該單位的重置成本之間的關係。

在繁榮階段的後期特點是:對資本品的將來收益的樂觀預期強大到足以補償資本品數量的日益充沛、它們的生產成本的上漲以及可能出現的利息率的上升。

在投資市場(如證券市場)中,購買者在很大程度上對他們所購買的東西認識得並不清楚,而投機者則更加關心於預期下一次市場心理的變動,而不是對資本資產的將來收益作出合理估計。

在這種影響之下,投資市場的性質是:當過度樂觀和過度購買的幻想破減時,市場價格會以突然和災難性的巨大力量下降。此外,伴隨著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而到來的對將來的惶恐和不肯定性很自然地促使流動性偏好急劇增長,由此而導致利息率的上升。

可以看到,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利息率的上升這一事實會嚴重加劇投資的下降。雖然如此, 但造成該情況的實質性的因素還是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特別就促成一次繁榮階段的新投資重點的那些資本品而言,它們的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作用更大。除了受到交易量增加和投機動機的增長的影響部分以外,流動性偏好會保持不變,一直到資本邊際效率崩潰以後才開始擴大。

正是由於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所以蕭條狀態才如此難於治理。在蕭條狀態延續一段時間以後,利息率的下降固然會成為有助於復甦的重大因素,很可能了是必要的因素;但在目前,資本邊際效率已經崩潰到如此徹底的程度,以致利息率下降到現實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無濟於事。

相要恢復資本邊際效用並不那樣容易,因為資本邊際效率在用前係由無法控制和不聽控制的工商業界的心理狀態所決定。失望的情緒之所以到來,原因在於:有關於將來收益的可靠性突然受到懷疑;原因也許在於:隨著新生產出來的耐久性物品的存量逐漸增加,現行的收益呈現出下降的徵兆。如果現行生產成本被認為高於它在以後的數值,那麼,資本邊際效率的下降就具有更多的理由。

想通過磨損、腐蝕和老化來重新造成資本設備的短缺,需要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的長短大致取決於在既定時代特點下的資本設備的平均壽命。危機發生後的突然停止的新投資很可能會導致半制成品的多餘存貨堆積起來。存貨被吸收的過程代表負投資的過程,而負投資又會進一步損害就業。只有當吸收過程結束時,就業量才會有明顯的改善。

很不幸,資本邊際效率的嚴重下降也趨於對消費傾向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種下降會引起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市場價格的劇烈下跌。對在股票交易所中的投資非常關注的人們,特別是對那些利用借款來從事經營的人們而言,股票市場價格的劇烈下跌自然會產生非常令人消沉的影響。這些人的投資價值的漲落甚至可以比他們的收入的多寡對他們願意用之於消費的開支額具有更大的影響。

對今天美國的有著「股票頭腦」的公眾而言,價值上升的股票市場幾乎是使消費傾向具有令人滿意的數值的主要條件;這種直到最近才被人們一般注意到的情況顯然會對資本邊際效率的下降具有更進一步的壓抑作用。

一旦經濟復甦得以開始,它的自我擴大的影響方式是顯而易見的。但在經濟下降的階段,當固定資本和原料存貨都處於多餘狀態,而經營資本又處於消減之中時,資本邊際效率可以下降到如此之低的程度,以致在實際上沒有可能通過利息率的降低來使得投資具有能令人滿意的數量。

結論是:安排現行的投資的責任決不能被置於私人手中。

結語
在正統經濟學假設:「長遠來看,現存的經濟體系都是能自我調整的系統,只不過時而發出磨擦撞擊聲,搖搖晃晃,且受到時間延遲、外力干預和失誤的干擾。」但凱因斯提醒他們,重大危機發生時,資本主義根本沒本錢等經濟自己復甦,別再指望長期,因為「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