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徐子明 2014年04月22日 00:55
在有101個國家、279個行動電信業者推出LTE商用服務下,全球4G用戶已累積達2億的規模。電信業導入LTE,除了將行動網路升級為更簡化、具成本效益與高效能傳輸的新架構,全IP網路及整合雲端架構也提供更多內外部軟硬體開發人員合作產出多樣性創新服務的機會。
另方面,行動電信業多兼具固網運營商角色,在3G世代行動與固網看似平行的兩大網路業務,在LTE發展後,在數據服務、上網裝置到後端管理系統,都因為應用內容與IP傳輸的高度同質性快速融合。
儘管從技術競爭與使用成本的角度,用戶可能在行動與固網做選擇,但對行動電信業而言,最後一哩的固網與行動寬頻持續普及、家庭的有線與無線網路持續在更多設備間滲透,因此發展出各種的IoT(Internet of Things)應用,若行動電信業可找到最佳路徑將異質網路有效串連,服務價值與用戶體驗將大幅提升,有助於提升業者在4G世代市場競爭力。
全球行動業導入Small cell
為增加行動網路訊號在室內覆蓋率,提升語音訊號品質,行動電信業第一波導入Small Cell(小型基地台)的對象,以家庭用戶為主。據Small Cell Forum統計,2013年小型基地台出貨規模達790萬台,家用產品出貨770萬台占多數;在布建小型基地台的行動電信業者數量上,全球至少有60家業者完成測試或進入商用階段。
體育/演唱會場館、車站、賣場、學校、政府、企業大樓等特定區域的室內外環境,對行動電信業推動4G服務也有戰略性的意義。
由於智慧手持裝置滲透率攀升,用戶上網形態與收發內容持續改變,導致上述地點有新的行動上網與語音通訊的需求,或者在固定時間產生尖峰行動數據用量,因此,行動電信業正開始導入企業、都會區、公共場所使用的Small Cell設備,提升用戶滿意度,也藉機評估新的資費方案或IoT應用。
行動電信業者對Small Cell的設備選擇,以在無線已授權頻段上運作的Femtocell、Picocell產品,及非授權頻段上的Wi-Fi Hotspot為主。
3大廠整合技術卡位
在Small Cell獲得行動電信業的重視下,也讓基地台系統業積極布局。全球3大行動網路系統業者Ericsson、華為Huawei、NSN,在2013年已推出相關設備,Ericsson強調Small Cell集中化管理能力及新推出的路燈可架設方案,方便行動電信業者進行管理與布建;Huawei嘗試擴大Small Cell供應鏈,推出從基地台到後置網路的方案;NSN強調雲端架構對於異質網路的管理效率,及LTE-A標準導入後提升系統表現。
從系統廠商推出的Small Cell設備可知,無線傳輸效能提升、異質網路支援能力、設備小型化與網路管理機制等,是現階段行動電信業所需的產品功能,因此一線系統業者透過自行研發或與第三方業者合作,可強化Small Cell的軟硬體規格與產品線的完整性。
然而,以Femtocell或者Wi-Fi AP為主力產品的品牌終端設備商,也積極投入Small Cell產品開發,強調在成本、軟體能力、跨平台互通等面向,找尋市場機會。
台廠的市場機會
北美AT&T、Verizon、Sprint,歐洲Vodafone、Free,亞洲NTT DoCoMo、Softbank、KT與中國移動都在2014年陸續宣布導入更多的Small Cell設備,發揮4G LTE網路的優勢;在Small Cell服務布局上,除了行動電信業,有線電視業、系統整合商與Wi-Fi服務商也切入,準備推出特定地區的上網或IoT的應用。
業者對於Small Cell的需求,除Stand alone的規格,也有整合數據機、機上盒的產品樣貌,搭配不同的經營模式向終端用戶推廣。
台灣主要網通廠商,如中磊、正文、合勤、亞旭、智易與明泰等,在Small Cell開發與產品策略上仍利用既有代工通路,包括局端設備業者或行動電信業的合作,投入到3G、TD-LTE、FDD-LTE或Wi-Fi的領域,台廠大可善用在無線技術開發的優勢,發展家用Small Cell產品以外的範疇,並嘗試布局。
例如,Switch、Wi-Fi Controller等「輕局端」產品,在中國大陸CPE業者腳步較慢的情況下,深化在行動CPE端與Infrastructure端的技術能量,並增加在網管、節能設計或接電便利性等產品附加價值,增加在行動寬頻市場的競爭力。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資深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