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鎖定波克夏早期(1955~1985)主要投資的財報和年報分析,如何把一間瀕臨倒閉的公司變為最有價值企業的祕密。透過最真實的基本面數據,呈現巴菲特在經營波克夏的資產配置與投資方針。本篇只介紹「巴菲特為什麼收購波克夏?」。
巴菲特於1965年取得波克夏的控制權,該公司在前一年的市值為2,170萬美元。然而,到了2019年波克夏的市值已成長高達約5,535億美元,表示在這55年間,波克夏成長了25,509倍,年複合成長率為20.3%。
若從結果論,波克夏似乎是一間很好公司,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來看看波克夏過去的財務數據,如下:
所以從財報看來,波克夏是一間不怎麼樣的公司,那巴菲特為什麼買它呢?原因是便宜。
1962年巴菲特買進波克夏的價格為7.51美元,當年底,波克夏的流動資產扣除所有負債後的淨額(清算價值)為1,650萬元,帳面價值為3,250萬美元。若以巴菲特一開始支付的每股7.51美元的購買價格計算,公司的市值為1,210萬美元。
這個估計值意味著當時的波克夏僅以淨流動資產的73.3%和帳面價值的37.2%美元售出。所以巴菲特是根據導師葛拉漢的價值投資原則,買下一些就像「菸屁股」般的波克夏股票。他會買波克夏股票,就是認為它的市值遭到低估。
那麼巴菲特為什麼沒有跟之前一樣,等股價回升後,就讓獲利入袋,反而進行收購波克夏的股票呢?
其實,波克夏的總經理兼董事長西伯里.史丹頓有找上巴菲特,協商同意以每股11.5美元買回巴菲特手上的股票,但是不久之後,卻反悔只願支付每股11.375美元。雖然最後的報價低一點,但仍然可實現51.5%的獲利。
因為波克夏管理階層在股票回購協商上出爾反爾,這讓巴菲特感到不高興,在賭氣之下,反而愈買愈多波克夏的股票。到了1966年,巴菲特擁有波克夏552,528股,也就是54.3%的在外流通股份,進而掌控了波克夏。
事已至此,巴菲特已和這家沒有前景的企業綁在一起,無法脫身,導致他在日後曾經評論,這是他此生做過最遭糕的決定。
波克夏公司的年報中有提到:「最近快速成長的進口棉織品,對紡識業和我們公司構成非常嚴重的威脅。目前,大量的日本紡織品進入美國,且數量仍不斷增加。因為日本人每小時工資不到15美分(美國為1美元),所以不管美國工廠再如何壓低成本,售價都不可能比日本工廠更低。」
言而總之,生產大宗商品時,低成本的製造業永遠能獲得勝利,波克夏根本無法在這方面與國外競爭。然而,接下來波克夏不只是營運出現問題造成虧損,而是蒙上了倒閉的危機。
除了波克夏外,巴菲特在當時還持有多元零售公司和藍籌印花公司的股份(多元零售和波克夏在1978年合併,藍籌印花也在1983年併入)。多元零售是為了收購巴爾的摩的霍奇查爾德柯恩百貨公司所創立的公司,但霍奇查爾德柯恩百貨不敵新興的折扣零售商的競爭,在1984年倒閉了。
而藍籌印花則是一家專門販賣贈品集點券給零售商的上市公司,營收從1969年的1.242億美元,下降到1982年的920萬美元,縮減了92.6%。基本上,這三家失敗的企業,就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的基礎。
然而,這就是巴菲特的厲害之處,儘管有這些不利的因素和失誤,巴菲特還是能夠將波克夏改造成世界歷史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此書利用了波克夏過去的財務數據,來解析巴菲特改造波克夏的過程,這對於想瞭解巴菲特投資決策的投資人,是一本不錯的書籍。
作者雅各.麥克多諾有提到,若巴菲特當時沒買下波克夏,說不定會更早成功。因為每一個投資機會都必須與投資者當時手上其他的投資選擇進行比較。機會成本是任何投資決定的關鍵。對個人來說,不投資某些公司的決定,可能遠比做了什麼投資更重要。
每個投資人都會發生選股錯誤,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是一樣。巴菲特的成功在於,會反省自己的過失,一直精益求精、永不懈怠,最終獲利巨大的成功。
PS. 這也是我「選股的技術」投資課程,想要傳授的目的——精益求精你的選股技巧,成為你的一技之長。這是讓你終身受益的最好投資。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