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誤打誤撞(創意從何而來)

提到創意,我們腦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名科學家獨自在實驗室裡,弓著背,扶著顯微鏡,意外獲得重大的新發現。然而事實是,那些獨自經歷的「靈光閃現」的時刻,其實很罕見。本書作者從近代創新史中,分析了跨領域的諸多例子,揭示出獨特創新背後的七個關鍵模式。本篇只介紹「誤打誤撞」。

火花隙式發射機裝著兩個隔著小間隙的電極,有個電池連接到這些電極,供給電突波,引起火花。火花從一個電極跳到另一個電極,觸發出電磁脈衝,幾英里外的天線可偵測到並將之放大。火花隙式機器會發出一陣簡短的單調聲響,適合用來發送摩斯碼。

1900年9月10日晚上,德佛瑞斯特在他的臥房角落裡用他的火花隙式機器做實驗。當他讓電突波越過火花間隙而使機器發出聲響時,他看到煤氣燈的火焰在一瞬間從紅火變成白熱光。不知怎麼地,火花間隙的電磁脈衝加強了火焰的能源,使它衝到15英尺外。

看著那火陷轉變為白熱光,有個想法在德佛瑞斯特的腦袋裡萌芽:用氣體當無線偵測器,可能會比馬可尼或特斯拉到目前所創造的裝置,還要靈敏。

1903年他開始將兩個電極裝進充滿氣體的玻璃燈泡,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卻都沒有成功。他忽然想到一個點子:在燈泡內增添第三個電極,與一根天線或外部調諧器相連。早期的測試顯示,這個被德佛瑞斯特稱為「音頻管」的裝置,不會降低調諧器分離出不同頻率訊號的能力,功效遠優於其它放大音頻訊號的技術。

德佛瑞斯特的創造物最後被稱為「三極體」。它三個電極的架構成為真空管的基本結構;後者於十年後開始大量生產。無線接收器、電話交換機、電視機——所有於此世紀前半葉上場的通訊革命,全都仰賴演變自德佛瑞斯特原始設計的產品來加強訊號。

「音頻管」的發明聽起來很像獨創性與執著的經典故事:一個特立獨行的發明家窩在他的臥房實驗室裡,察覺一個不尋常的模式,將之視為緩慢預感把弄了好幾年,直到他忽然想出一個改變世界的玩意兒。

但是這個說法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在整個過程中,德佛瑞斯特幾乎一直搞錯自己的發明。「音頻管」簡直不是一項發明,而是持續累積錯誤的成果。火花隙式發射機與煤氣燈之間奇異的互動,後來被證明與電磁頻譜沒有半點關係,那個火陷的反應是火花隙式發射機所製造出來的一般聲波所觸發的。

由於德佛瑞斯特一直誤以為氣體火陷偵測到無線電訊號,以至於他的「音頻管」總是含有一些低壓氣體,而大幅降低了它們的可靠性。又過了十年,奇異公司以及其它的研究人員才發現,置於完全真空狀態的三極體效能高多了,「真空管」這名字就是這樣子來的。

德佛瑞斯特的這種情況並不算怪異,「對的令人讚嘆」的歷史背後潛伏一個更長的歷史:「錯得令人瞠目、一錯再錯」的歷史。而且不只是錯,還很凌亂。

科學史冊裡,實驗環境受到污染而造就出來的轉型點子多得驚人。例如,亞歷山大.弗萊明離開實驗室時,有一扇窗戶沒關,黴菌意外滲入他們葡萄球菌培養皿,他因而發現青黴素的醫療價值。

1830年代路易.達蓋爾花了數年時間,嘗試在碘化銀板上弄出圖像來,卻徒勞無功。有一天他將板子收進一個裝滿化學品的櫥櫃,隔天早晨,他訝然發現,從水銀罐溢出的氣霧在板子上弄出一個完美的圖像。達蓋爾攝影法——現代攝影的先驅——隨之誕生。

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傑逢士,本身有發明的經驗,在他那本於1874年問世的著作《科學原理》中,描述了錯誤的顯赫性:

若以為偉大的發現者總能馬上抓住真象,或有萬無一失的直覺能力,那可就錯了。偉大的頭腦很可能比不那麼活躍的頭腦更常犯錯。事實上,豐富的想像力與大量的猜測,是發現的首要必備條件;但是,錯誤的猜測必定比那些事後證明理由充足的猜測多上很多倍。

但是,這些錯誤是在走向真正創新的路上無可避免的一步。本身富有創新經驗的班傑明.富蘭克林說得最好:

「也許,人類的錯誤史,從整體來看,比他們的發現史更有價值、更有趣。真相是統一的、狹隘的,它一直存在,似乎並不要花這麼多積極的心力、就這麼被動也能遇見。錯誤卻有無窮的多樣面貌。」

結語

我會想分享這篇文章,主要是今年的股市中,出現了不少「誤打誤撞」的例子。像是今年3月1日,我寫信提醒大家要注意德律(3030)時(當時股價才70初頭,我買在62.8元)。我當時只是認為德律本益比偏低,並不是我探聽到消息——打進NVIDIA的供應鏈。目前德律的股價為139.5元(2024-10-8)。

2021年我以53.4元買進志聖(2467)時,我也不知道它之後的2023年會獲得,台積電的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目前志聖的股價為238.5元(2024-10-8)。

以及更早之前我買的盟立(2464),其實買進後也套牢好一陣子(我買在43.9元)。但是今年它卻成為「機器人概念股」之一。目前盟立股價為81.4元(2024-10-8)。

而我想說的是,為什麼今年在股市中,出現「誤打誤撞」的例子,會那麼多呢?

我想是因為「第四次工業革命AI」的到來,產業將會出現許多新的變革和碰撞,所以之後,我們可能不能再以過去既定的印象去分析某一檔股票,畢竟現在連工具機產業也準備要跨界到半導體設備不是嗎?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