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經季節調整後之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僅維持1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6月指數回跌1.4個百分點至49.6%。
- 五項組成指標中,經季調之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持續緊縮,生產轉為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高於50.0%),存貨持續擴張。
- 季調後之新增訂單已連續3個月緊縮,指數回跌2.0個百分點至47.1%,為2024年4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 生產指數僅維持1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本月指數回跌3.8個百分點至47.0%。
- 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回跌1.1個百分點至39.8%,連續第3個月緊縮。
- 2025年6月六大產業中,四大產業PMI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基礎原物料產業(41.2%)、交通工具產業(43.8%)、食品暨紡織產業(46.5%)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9.7%)。電子暨光學產業(55.5%)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53.2%)PMI仍呈現擴張。
- 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交通工具產業(26.2%)、基礎原物料產業(29.1%)、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0.2%)、食品暨紡織產業(41.3%)、電子暨光學產業(43.8%)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4.9%)。
相對4月製造業因觀望呈現低基期,5月短暫轉為擴張後,2025年6月經季節調整後之台灣製造業PMI再度呈現緊縮,6月指數回跌1.4個百分點至49.6%。未來展望指數亦回跌1.1個百分點至39.8%,連續第3個月緊縮。
- 時序接近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截止日(7月8日),考量交期與航運不確定性,製造業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6月季調後之新增訂單已連續3個月緊縮,指數回跌至2024年4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47.1%),生產指數亦僅維持1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同時,製造業持續面臨交期與原物料成本攀升壓力,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攀升至55.1%,為2022年6月以來最快上升速度(高於50.0%)。原物料價格指數亦已連續第9個月呈現上升(高於50.0%)。
- 從產業別來看,以色列與伊朗戰事升級,短暫推升原油價格,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之原物料價格指數中斷連續2個月下降轉為上升(高於50.0%),然而終端需求仍不明朗,製造業與客戶庫存政策仍保守,未出現追價訂單。新增訂單在5月短暫擴張後,指數回跌1.3個百分點轉為持平(50.0%)。生產指數亦僅維持1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指數回跌6.5個百分點至47.4%。
-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貿易與經濟動能疲軟之擔憂,再加上美國川普總統宣布依照232條款自6月4日起將進口鋼鋁關稅提高到50%,適用範圍甚至包含冰箱或洗碗機等鋼製品。儘管美國鋼價走揚,但亞洲、中國大陸與國內大廠盤價皆呈現回跌趨勢,基礎原物料產業之原物料價格指數續跌9.6個百分點至36.0%,為2024年10月以來最快下降速度。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續跌14.2與9.5個百分點至29.1%與37.2%。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已滑落至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未來展望指數回跌6.5個百分點至29.1%,為2023年1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 由於關稅與匯率的不確定性,部分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選擇性接單與觀望,雖然生產數量仍持續擴張,惟新增訂單指數回跌7.7個百分點,轉呈持平(50.0%)。未來展望指數微跌0.8個百分點至40.2%,連續第3個月緊縮。
- 電子暨光學產業中的半導體供應鏈表現仍相對熱絡,惟部分晶圓、封測相關供應鏈訂單生產有趨緩持平跡象,僅上游高階IC/IP設計、關鍵設備與特用化學原物料表現仍相對熱絡。
以下節錄製造業產業資訊(未經季節調整):
1. 電子暨光學產業
未經季調之電子暨光學產業PMI已連續5個月擴張,指數微跌0.3個百分點至55.5%。
- 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回跌1.1與0.6個百分點至55.8%與57.7%,連續第5個月擴張。
- 存貨指數已連續5個月擴張,指數由2022年8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56.9%)回跌4.0個百分點至52.9%。
- 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已連續第3個月緊縮,指數攀升1.1個百分點至43.8%。
2. 基礎原物料產業
未經季調之基礎原物料產業PMI指數續跌5.5個百分點至41.2%,連續第3個月緊縮,為2019年9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 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已連續2個月緊縮,二指數分別續跌14.2與9.5個百分點至29.1%與37.2%。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已滑落至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 人力僱用指數回跌3.7個百分點至43.0%,連續第3個月緊縮。
- 未完成訂單指數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指數續跌4.9個百分點至39.5%,為2024年10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 未來展望指數已連續3個月緊縮,本月指數回跌6.5個百分點至29.1%,為2023年1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