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AI傳輸架構升級走向開放,台連接元件廠商機現

MoneyDJ新聞 記者:蕭燕翔 報導 2025-07-16 

AI伺服器連接傳輸元件架構逐步走向開放,在明年開始升級潮加速推動下,台灣連接元件廠商實際參與程度大增,法人點名,除最具代表的貿聯-KY(3665)外,嘉澤(3533)、宏致(3605)、佳必琪(6197)、鴻呈(6913)、湧德(3689)、正淩(8147)等都不缺席,未來在產業強者恆強下,未來三年競爭差距將更拉大。

業界分析,過去輝達主導的NV-Link,採用的類封閉架構,不僅多數連接器還是安費諾等外商天下,規格也掌握在NV手裡,但隨NV Link Fusion、AMDInfinity Fabric、AWS的NeuronLink以及非輝達陣營的UA Link1.0,都從封閉走向開放,對台灣最大的好處在於節省認證時間,而且更能展現台廠在交期以及與台灣供應鏈密切共存共榮的優勢,特別明年PCIE會從5.0升級到6.0,傳輸速度翻倍,連接器與線材用量與平均單價都會同步提升,台廠受惠程度也將水漲船高。

業者指出,雖然明年預期AI伺服器仍以PCIE 5.0為主流,但已經看到不少客戶針對明年的新機種,在5.0的架構下希望擁有6.0傳輸接口的速率,主要是因為接口連接器規格升級,單價增加佔整體成本非常有限,卻有機會擁有更穩定的傳輸速率,目前看到會被大量使用在主板與小板上的其一介面連接器就是MCIO,以單層伺服器用量可能就有30-40顆,其中主板約20-25顆,小板也有5-10顆。

過去在NV-Link封閉協議下,即便MCIO原廠安費諾對外授權幾十家廠商生產,但實際採用上多數還是安費諾主控,其他台廠滲透有限,特別在主板上。但業界點名,目前包括嘉澤、宏致等都有部分被採用在ODM或CSP廠主導的架構設計內,未來都會是開放架構下受惠較多的廠商。

法人也認為,假設以UALink單通道最高可達200gt/S雙向傳輸效率,並可透過4顆並存將傳輸拉高到800Gbps,交換器上的連接器將有升級潮,光解決方案滲透率提升,是湧德 、正淩過往技術發展的重點。未來在高速傳輸需求上,Cable線也將從單純機構件的ADC,逐步升級到導入具備IC主件的ACC與AEC,該部分除貿聯-KY已有實績外,宏致年底ACC也將量產,佳必琪也與外部結盟發展AEC解決方案,鴻呈明年也將投入。

業界也發現,另個在PCIE升級架構下用量成長是卡類相關的連接器,如適合更高速傳輸的Camm連接器以及升級版M.2等,都有機會在開放架構的升級潮下,獲得更多採用,明年將是台廠擴大在開放架構下受惠的元年,2027-2028年可望達到高峰。

廠商也坦言,過去連接器量產投入的自動機成本,頂多500-1000萬美元,但高速時代動輒3千萬美元,資本成為連接器與線材廠升級的另個開始,加速強弱差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