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營運作,以製造業為例,乃指購買原料,經過加工、製成商品,再推出到市場銷售,最後獲得現金。在這循環過程中,一般而言,原料進貨支出發生的時間點,會早於商品的銷貨收入。因此,為了彌補兩者時間差所導致的資金缺口,企業必須握有一定的現金,此現金稱為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
沒有營運資金,就無法進行買賣。但是,營運資金和資本額是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資本額乃指資產負債表右側的調度端(來源),而營運資金指資產負債表左側的運用端(用途),企業從資本額調度而來的資金,可以做為營運資金,也可以用來投資設備。
商場上有句話說「現金為王」,意謂現金是最重的營運資源,手頭現金愈多、愈好做生意,和避開經營風險。因為若銷貨收入的回收期延長,會導致應收款項的增加,而應收帳款增加,企業又必須尋找其他現金來源以彌補資金缺口,於是借錢、產生了有利息負債,「貨物出門卻很晚收到錢,公司沒錢只好付利息去借」,若借不到錢,就會出現週轉不靈,這就是為什麼賺錢公司會出現週轉不靈的原因。
專注本業:首重營業淨利
在看企業的損益表時,以前業界認為稅前純益才是企營收的重要數字,但現在已逐漸轉為重視營業淨利了。因為計算營業淨利時不會把本業之外的損益列入,只有營業淨利,才能表現出「企業本業是否具備獲利的能力」。
因為有很多企業是靠多元化投資的名義,炒房地產、股票,一旦投資成功,營業外損益的獲利大幅增加,常常出現營業淨利赤字,稅前純益卻賺錢。然而,這類企業真的具備「競爭力」嗎?
損益表為因、資產負債表為果
與資產負債表相較而言,損益表比較單純,只是純粹顯示營收減去費用後的金額,讓投資人了解該企業是獲利或虧損。
損益表結構
而企業一年內透過營運活動得到的營收,扣掉支出的費用後,這一年來所產生的利益,會被計提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欄下。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損益表呈現的是原因,資產負債表呈現的則是結果,而利益一定會被併入股東權益欄下。只要沒有增資或減資,資本額不會改變;而股東權益則不同,每期都會產生變化。
總結
資產負債表顯示決算日當天資金的「調度及運用」狀況;而損益表則顯示獲利或虧損狀況,同時也是造成資產負債表上資金變化的原因。如果營收減掉費用得到正數,則資產負債表上的保留盈餘就會增加;相反的,如果營收減掉費用的結果是負數,則保留盈餘就會減少。
※參考資料: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財務知識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