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艾法洛難題(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此書為《勝券在握》的姊妹作,告訴你如何建立核心投資組合,以及管理投資組合所需的智慧,本篇只介紹艾法洛難題。

艾法洛(El Farol)是一家在聖他菲研究院附近的酒館,每星期四晚上會現場演奏愛爾蘭音樂,吸引了不少人前往。經濟學家布萊恩.亞瑟特別喜歡去艾法洛聽他最喜愛的愛爾蘭音樂,但有一個小問題困擾著他,由於有時艾法洛會擠滿了喧亂的人潮,使他望之卻步。他突發奇想了一個數學理論,即著名的「艾法洛難題」。

讓我們假設有一百人想在星期四去艾法洛聽音樂,但每個人都不想在酒館很擠的時候去。同時也假設艾法洛每星期五公布星期四的酒客人數。許多音樂愛好者可以用過去的這些人數資料,判斷下次是否要去艾法洛。有些人可能認為下週要去的人數和上週三十七個人差不多;可些人可能會取十週的平均數,認為會有五十位酒客出現;有些人可能取近四個星期的平均數六十二個人,當作下週可能去的人數。

亞瑟認為這整個過程就像是參考指標的生態系統,因為有時候有些參考指標似乎比較準確,同時其他的參考指標似乎比較不準。無論如何,每種指標都有它準確的時候,也有它不準確的時候。

艾法洛難題是一種提供大家了解複合調節系統的理論假設?還是它真的存在於當今市場中?

想去艾法洛聽歌的人和想要選對股票的人都面臨到相同的問題,凱因斯曾寫到:「專業的投資就好像是報紙上的選美比賽,每位參賽人都必須從一百張照片中選出六張最漂亮的照片。獎品會頒發給選中正確照片的人。所以每個人在選的時候都不是選自己認為最美麗的照片,而是選別人可能認為最美麗的照片。選股和這種選美比賽面臨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

但是「試著比其它人更會猜出大家會怎麼猜」還不難,凱因斯在這個例子中再加入變數,讓這個遊戲結果更難預料。「我們已不再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照片,也不再是猜大家心中真正喜歡的照片。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三種層級,那就是去猜大家心目中認為其他人心中最喜歡的照片。而且我相信還有許多人會想嘗試第四層、第五層,甚至更高的方法。」

巴菲特非常了解這種現象,他認為「那些管理上億資產的基金經理人是造成這種亂象的主因。這些著名的基金經理人不去預測公司明天的營運情形,反而去預估別人的基金經理人未來幾天準備怎麼做。」

蘭格—梅森的比爾.米勒認為:「我們相信經濟是非常複雜難以預測的,千萬不要以為能預測市場未來走勢,而調整投資組合以配合預測。」

比爾.米勒說:「大部分的投資人只知道用過去的評價方式來評估現在的股價價格,但時空環境已經不同了。當整體經濟狀況改變、或當資本支出報酬有所不同、或當特殊行業或策略有所不同時,評價的方式也會跟著改變。」換句話說,過去的評價方式只能在產業和公司營運與當初的條件完全不變時才有效。但是今目的市場和1960年代的市場環境,對個別公司乃至指數本身都已產生極大的變化。

例如,1964年科技類股僅占整體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比重約5.5%,而原物料類股則占約6.5%。現在這兩種類股的比重幾乎完全相反,原物料股僅占指數比重約6.5%,而科技類股卻占有約12%,並且仍在增加當中。

「一旦你的腳踏入河水中,河水就不再是當初的河水了」。柏拉圖把這句話的涵意用很生活化的方式解釋為「你不能將腳踏入同樣的河水中兩次」。

投資人常常認為某檔股票股價或大盤指數會回歸到歷史均價附近,但是均價不代表一種穩定狀態,真正的股價是永遠變動的,因為所有的投資人都在調整他們的決策,適應別人無法預測得知的判斷結果。比爾.米勒提醒投資人不要太過依賴歷史的股價模式,因為這樣做的風險相當高,「你可能以為市場的動向是一種簡單、直線的運作,但事實上市場的方向常常不是一條直線的,而是非常複雜且隨時處於調節狀態,所以你的模式並非永遠可行。」

投資人如何在一個缺乏認知模識的世界中生存呢?就是要找到正確的層次和方向。雖然經濟體或市場本身太過複雜難以捉摸,我們還是可以掌握公司企業的層次,在每個公司內部都有獨特的模式、經營管理模式和財務模式等。

如果你研究這些模式,應該可以掌握未來公司發展的模式。這就是巴菲特所重視的模式,而不是那些成千上萬投資人不可捉摸的行為模式。他說:「我一直認為研究公司基本面比研究群眾心理面簡單多了。」

巴菲特說:「我們會繼續忽視那些政治和經濟的預測,對投資人和生意人來說,這些都是奢侈又會讓你分心的指標。三十年前沒有人預知越戰的蔓延、薪資和物價的控制、兩次石油危機、尼克森總統辭職下台、蘇聯的瓦解、道瓊工業指數一天跌508點、公債殖利率在2.8%和17.4%之間波動等種種情況。」

「三十年後,市場可能經歷一場更不一樣的大改變,我們不要企圖去預測這些轉變,並想從中獲利。如果我們專注發掘和我們過去投資的好公司,外在的變化將不會對我們的長期投資有任何不利影響。」

然而大部分的投資人卻常不由自主地被號稱預測股市準確無比的大師所吸引,雖然歷史上充滿一大堆預測失敗的例證,可是新一批算命仙還是會前仆後繼的出現,因為他們知道總是能夠找到那些心靈飢渴的聽眾。

巴菲特指出:「事實上,唯一可以預估的是人性的貪婪、對未知的恐懼和愚蠢。而股市未來的發展卻往往無法預測得到。」我們無須正確預測股價短期的走勢將如何,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是否投資在正確的公司上。如此一來,才可確定自己最終將會從正確的投資上獲利。

結語
我覺得很多投資人都過於關心股市的走向,關心的程度遠超過本身有持有股票的基本面,好像外資開始放空股市,就好像認為持有股票的風險變高,應該要先賣掉持股才是,這樣的邏輯到底對不對?

如果你持有蘋果股票,你看到下列新聞標題,是否要先賣出持股,以降低風險?
蘋果日報 2013年08月17日 巨鱷獵殺美股 索羅斯加碼放空

但仔細看一下新聞內容:
索羅斯(George Soros)第2季賣光黃金、加碼蘋果(Apple),買進S&P 500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賣權將近125萬單位,今年來一再加倍擴大空頭部位押注美股下跌,已成為其目前持倉最大部位。

若看空股市也等於看空個股的話,索羅斯就不應該加碼蘋果股票才是。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3-08-15 17:13:54     
鱷索羅斯 (George Soros) 第二季將蘋果持股增加 4 萬股,由前季末的 2.68 萬股增至 6.68 萬股;第二季買進多達 200 萬股潘尼百貨股票,持股比重由 7.9% 提升至 9.1%同時買進 500 萬股 Herbalife 股票,取得 4.9% 股份

索羅斯曾說:「投資概念區分為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兩種,前者指導我們在各種商品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風險程度,後者則用於個股的選擇。股市指數或外匯的部位有總體面的意義,所以他常會因為總體數據不佳放空股市指數,並買進不受總體經濟影響的個股。」

索羅斯加碼放空指數,好像是他預測接下來QE要退場了,但是美國民眾並不會因為QE要退場了,就不買新的iPhone。

所以除非你是投資台指期貨或台指選擇權,否則你應該把心思放在企業獲利能力,而非「股市」預測上。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