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濟學入門課程告訴我們,需求曲線往右下降;隨著某樣東西的價格上漲,需求數量會減少。換句話說,價格上漲後,人們的需求會減低;價格下跌,需求則會增加。非常有道理;這是為什麼商店清倉大拍賣,能夠做到比較多的生意。
大部分地方都是這麼運作的,但在投資世界中,似乎遠非如此。總是有許多人在價格上漲之後,進一步愛上他們買進的東西,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眼光得到證實;等到價格下跌,他們會比較不喜歡之前買進的資產,開始懷疑當初買進的決定是否正確。
投資人因此很難在價格下跌時抱牢資產,並且買進更多(投資人稱之為「向下攤平」),尤其是如果跌勢連綿不斷的話。如果你在六十元的時候喜歡它,應該會在五十元的時候更喜歡它……在四十元和三十元更加喜歡。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虧損。
最後,任何人都會開始懷疑:「也許對的不是我,而是市場。」當他們開始想,「已經跌了這麼多,我最好趕快脫手,以免價格掉到零」,危險便到達極點。這樣的想法,使得市場形成底部……並且導致人們在那裡賣出。
最重要的學科不是會計或經濟,而是心理
熟練的財務分析是確定價值的關鍵,而要了解價格相對於價值的關係,以及這個關係的展望,主要關鍵在於洞悉其他投資人的心思。短期而言,不管基本面為何,投資人的心理面足以使一種證券的價格漲跌到任何水準。
錯誤為什麼會發生?因為投資是人採取的行為,而大部分人都受心理和情緒的支配。大部人擁有分析資料所需的智力,卻極少人能夠更深入觀察事情和忍受心理面的強大影響。用另一種方式來說,許多人會在分析之後,達成類似的認知結論,但是他們根據那些結論所做出的事情卻互不相同,因為心理因素對他們產生不同的影響。
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資訊或者分析方面的因素,而是來自心理面。投資人務必記住那些心理面因素會傷投資人所做的努力:
- 貪婪:貪婪是極為強大的力量,強到足以壓過常識、風險規避、慎重小心、理性邏輯、過去痛苦教訓的記憶、決心、動搖,以及可能使投資人避免掉進麻煩之中的其他所有要素。
- 恐懼:恐懼比較像是恐慌,是指過度憂心,以致於投資人不敢在應該採取建設性行動的時候勇敢行動。
- 願意暫時擱置不相信:世界上最貴的幾個字是「這次真的不同」。是人們將邏輯、歷史、歷經時代考驗的常規置之不理的傾向。這正是每一個泡沫和隨之而來的崩盤之核心。
- 傾向順從群眾的看法:從眾的壓力和渴望致富的心理結合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導致人們放棄獨立的想法和懷疑之心,進而壓倒他們天生的風險規避心理,相信不合理的事情。
- 嫉羨:在投資的世界中,大部分人發現自己很難退居場外,眼睜睜著看著別人賺比自己多的錢。
- 自負:情況對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而且其他人也都同意你很聰明,那種感覺很好,久而久之,讓你無法分辦你是靠運氣還是實力。
一般來說,進入投資這一行的人都很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資訊靈通、懂得計算。他們精通商業和經濟的基本功,也了解複雜的理論。許多人能夠針對價值和未來的展望,作成合理的結論。
但是心理面因素和群眾影響力接著進入。不少時候,資產價格過高,並且進一步上漲,或者價格過低,卻繼續下滑。最後,這些趨勢侵蝕投資人的心理、信念和決心。你所排斥的股票,正在替別人賺錢,你選擇購買的股票,卻一天天下跌,你斥之為不安全和不明智的概念,例如熱門新上市股、高價卻沒有盈餘的科技股、高槓桿的低押貸款衍生性金融商品,卻每天在為別人效勞。
在價格過高的股票漲得更高,或者價格過低的股票繼續下挫,做正確的事情應該比較容易;出售前者,買進後者。但是人偏偏辦不到。自我懷疑的傾向,加上別人成功的消息,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引導投資人作出錯誤的事情,而且隨著這些趨勢的時間拉得越長,它的力量更強。
渴望獲得更多、害怕失去、傾向於和人比較、受到群眾的影響,以及夢想得到穩賺的東西,這些因素幾乎人皆有之。因此,它們對大部分投資人和大部分市場產生深沉的集體影響。這在市場走到極端時更是如此。結果出現各式各樣的錯誤,常見、普遍、一再發生,昂貴的錯誤。
相信我,當其他每個人都在買進、自稱飽學權威之士看好後勢、上漲的基本理由廣為投資人接受、價格一飛沖天、冒最大風險的人獲得極高的報酬率,這些事情發生時,我們很難極力抗拒,不在頭部買進(更難賣出)。當相反的事情出現在底部,抱牢持股或者買進似乎會承受賠個精光的風險時,我們很難極力抗拒,不拋出手中的股票(更難買進)。
很遺憾的這裡並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最好的解決方式是買進的價格低於內在價值,但最好永遠記住以下兩個重要訊息:
- 投資過程必須嚴謹且嚴守紀律。
- 投資必然是相互比較的。
不管價格低迷或者高升,以及預期報酬率是否因此偏高或偏低,我們必須從那裡找到最好的投資。由於我們不能改變市場,如果想要參與,唯一的選擇是從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中選擇最好的。這就是相對的決定。
「投資就是嚴守相對選擇的紀律」。我將這句話牢記心裡三十五年。
結語
葛拉漢主張,投資就像買車一樣,要先踢踢輪胎,看看其引擎室,然後再告訴營業員「50美元,買進100張!」。但一般投資人買車可能會這樣,買股票卻不會,可能買進過程不會超過5分鐘!
主要的因素是,買股票好像都靠心理因素,以下你會認為那支股票比較便宜:
- A股票:去年EPS 2元,股價去年最低跌到20元,最高漲到40元(本益比為10~20),股價目前41元。
- B股票:去年EPS 4元,股價去年最低跌到40元,最高漲到80元(本益比為10~20),股價目前41元。
雖然A和B股票股價目前都是41元,但A股票股價剛創新高,所以一般人都會認為B股票比較便宜。若剛公布第2季財報,A股票第2季EPS為2元,B股票第2季EPS為1元,那情況就完全不同:
- A股票:第2季EPS為2元(預估全年EPS 4元),以去年本益比為10~20,未來股價為40~80元。
- B股票:第2季EPS為1元(預估全年EPS 2元),以去年本益比為10~20,未來股價為20~40元。
所以公布第2季財報後,事實上反而是A股票變便宜,而B股票變貴了。這也是為什麼「投資就是嚴守相對選擇的紀律」。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